外科技术实验指导
外科技术
第一节:手术常用器械及使用
【学时数】
1/2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常用手术器械和缝合材料的种类。
2、熟悉各种常用手术器械和缝合材料的适用范围。
3、掌握正确器械使用的正确手法。
【实验内容】
1、观看各种手术器械并听老师讲解各种手术器械的适用范围。
(1)手术刀
(2)剪刀(组织剪、线剪)
(3)镊子(解剖镊子、组织镊子)
(4)血管钳(直血管钳、弯血管钳、蚊式钳、组织钳、肠钳、卵圆钳、布巾钳、海绵钳、持针器)
(5)缝合针(圆缝合针、三角缝合针)
(6)拉钩(单钩、双钩、爪钩、鞍状钩、甲状腺拉钩、固定式胸腹腔牵开器)
(7)缝合材料(丝线、羊肠线、金属线)
2、练习使用各种常用的手术器械:
持钳、松钳、持镊镊取物体、持持针器、上刀片、下刀片、持刀切割、持剪剪断丝线
第二节:打结
【学时数】
1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结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2、掌握方结的打法( 包括单手打结法、双手打结法和持针器打结法)。
【实验内容】
1、观看老师打各种结,并了解各种结的结构。
2、练习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持针器打结。
第三节:切开、剥离、止血、缝合
【学时数】
2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手术中切开、剥离、止血、缝合的方法和种类。
2、掌握手术中切开、剥离、止血、缝合的基本要领。
【实验内容】
1、观看老师在皮肤缝合模型和纱布垫上行切开、剥离、止血和缝合操作。
2、学生在皮肤缝合模型和纱布垫上练习切开、剥离、止血和缝合操作。
第四节:剪线
【学时数】
1/4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在不同情况下剪线时,线尾应留的长度。
2、掌握单手剪线和双手剪线的操作要领。
【实验内容】
1、观看示范。
2、在皮肤缝合模型或纱布垫上练习剪线操作。
第五节:拆线
【学时数】
1/4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不同切口的拆线时间。
2、掌握拆线方法。
【实验内容】
1、老师讲解拆线的注意事项。
2、观看操作示范。
3、练习操作。
【教学模型及仪器设备】
外科缝合训练工具箱、各种常用手术器械
【教学教案】
产品名称 外科缝合工具箱
制造商 英国LT
产品型号 LT90021
教学手段 操作示范+辅导练习
授课对象 临床实习生、住院医师
授课类型 实验课
产品操作说明
1、外科基本技能训练工具箱,模块轻便小巧,使用简单。
2、可练习切开、缝合、打结等操作。
3、反复使用的模块废弃后可更换,节约在投入成本。
4、每套工具箱内都配有指导光盘和成套的外科手术器械。
教学步骤
教学主要内容 | 时间安排 |
1、引言 | 5 min |
2、讲解各种外科手术常用器械、使用及各种外科操作:打结、切开、剥离、止血、缝合 、剪线、拆线 | 40 min |
3、分组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解答疑问 | 30 min |
4、小结 | 5 min |
教学重点
1、掌握正确器械使用的正确手法。
2、掌握打结、切开、剥离、止血、缝合、剪线和拆线的基本要领。
教学目的
1、熟悉各种常用手术器械和缝合方法的适用范围。
2、掌握外科结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3、掌握手术中切开、剥离、止血、缝合的基本要领。
4、了解不同切口的拆线时间及方法。
教学方法
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突出重点,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分解示范。
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练习,个别辅导,解答疑问。
使用模型 打结训练模型
制造商 英国LT
产品型号 LT50050
教学手段 操作示范+辅导练习
授课对象 临床实习生、住院医师
授课类型 实验课

产品操作说明
小切口打结:浅小的圆柱体可练习小切口内进行的打结
腹腔深部打结:深大的圆柱体可练习腹腔深部打结
血管打结:两条充满液体的平行打结管,如同真实的血管一样富有弹性
透明的圆柱体便于老师观察并评价学生的操作
教学步骤
教学主要内容 | 时间安排 |
1、引言 | 5 min |
2、讲解打结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 40 min |
3、讲解并示范打结技术 | 30 min |
4、小结 | 5 min |
教学重点
1、掌握外科结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2、掌握打结的基本要领。
教学目的
1、掌握外科结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2、掌握打结的基本要领。
教学方法
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突出重点,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分解示范。
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练习,个别辅导,解答疑问。
临床技能实验室基础模型课程教案
一、常用手术器械(幻灯片授课)
观看各种手术器械并听老师讲解各种手术器械的适用范围。
1、手术刀
2、剪刀(组织剪、线剪)
3、镊子(解剖镊子、组织镊子)
4、血管钳(直血管钳、弯血管钳、蚊式钳、组织钳、肠钳、卵圆钳、布巾钳、海绵钳、持针器)
5、缝合针(圆缝合针、三角缝合针)
6、拉钩(单钩、双钩、爪钩、鞍状钩、甲状腺拉钩、固定式胸腹腔牵开器)
7、缝合材料(丝线、羊肠线、金属线)
二、常用基本器械(幻灯片授课)
外科手术按其不同的性质而选择不同的器械,其常用而最基本的器械不外乎以下几种:
1、手术刀:分刀片、刀柄两部分,用时临时安装,刀片有圆、尖、弯及大小、长短之分,随手术需要及个人习惯选择应用,手术刀用于手术时切开各种组织之用。
2、手术剪:分直、弯两类,每类又有长、短、尖头、圆头之分。
(1)直剪刀:主要用于剪线。
(2)弯剪刀:主要用于剪软组织及解剖组织;长型者用于深部手术。
3、手术镊:分解剖镊子与组织银镊子两类,每种又有长短之分。
(1)解剖镊子(无齿):短者用于夹持血管、神经及解剖组织;长者用于夹持脏器或深部血管、神经等。
(2)组织镊子(有齿):夹持皮肤或组织作解剖用。
4、血管钳:分直、弯两类,后者又有长短两种。
(1)直血管钳:夹止浅组织出血及协助夹持缝针之用。
(2)弯血管钳:夹止深层组织出血或内腔的血管出血。
5、蚊式钳:为细小精巧之血管钳,有直、弯两种,用于脏器、颜面及整形手术之止血。
6、组织钳(鼠齿钳):用以钳夹软组织、肿瘤被膜、阑尾系膜等组织,也用以牵引组织及钳夹纱布垫等。
7、巾钳:钳夹各种手术巾及固定皮肤垫,有时用于牵引组织。
8、海绵钳: 有直、弯两种,夹持纱布球以检查内腔或剥离粘连用,腹腔手术时用于夹持脏器。
9、拉钩: 用以显露组织及内脏,类型较多,主要区别在于深、浅、宽、窄的不同。
10、持针器: 夹持缝针作缝合用,应夹持在缝针之中、后1/3交界处。
11、探针:双头探针用以试探瘘管或组织内异物;有槽探针,用以试探或导引割切组织之用。
12、缝合针:分圆缝合针及三角缝合针两种。每种又有直形、弧形之分。
(1)圆缝合针: 作缝合组织、血管、脏器及神经之用,粗细大小视手术需要而定。针眼有穿线孔及弹机孔两类。直形针可直接用手持用,弧形针需用持针器夹持。
(2)三角缝合针: 用以缝合皮肤。
13、缝合材料:分为不吸收线和可吸收线两种。可吸收线最常用的是羊肠线;不吸收线最常用的是丝线,其他有尼龙线及金属线等。
(1)丝线:价廉、组织反应最小,但不被组织吸收,在纤维内可存留细菌,不宜用于感染伤口。
(2)羊肠线:可被组织吸收、抗张力强度大,但对组织刺激大,易引起感染。
(3)金属线:抗张力强度大、对组织刺激小、灭菌简单,但操作不方便。
【注意事项】
器械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利器误伤。
三、打结法(边讲解边示范)
1、结的种类:常用的有方结、外科结和三重结
(1)方结:最常用,多用于结扎小血管和各种缝合时的结扎。
(2)外科结:因第一道线重复绕两次,摩擦面大,故打第二道结时不易松脱,牢固可靠,用于结扎大血管。
(3)三重结:为三个方向相反的单结,用于结扎重要的组织及血管。
(4)错误结:
①假结:为两道动作相同的结组成,此结易滑脱,不可采用;
②滑结:打结时,如两手用力不均,只拉紧一根线,虽是两手交叉打结,结果形成滑结,易滑脱,应尽量避免发生。
2、打结方法
单手打结法:常用
双手打结法:牢靠,线结不易松脱
持针器打结法:应用于浅部或皮肤打结
【注意事项】
1、打结不能太紧或太松,太紧皮肤外翻,太松则对合不良,术后疤痕大,影响美观,以皮肤切缘刚好对合为宜。
2、不能打滑结,防伤口张力大时伤口裂开。
四、切开、剥离(边讲解边示范)
1、酒精消毒一遍,按住皮肤,垂直皮肤一刀切开。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可在深筋膜下面使其与深层组织分开,然后切开深筋膜。
3、肌膜可用刀切开,肌肉可沿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
4、骨膜切开一般根据术野需要的长度切开骨膜,然后用骨膜剥离器贴近骨质分离骨膜。
5、用血管钳分离肌腱和血管。
五、止血基本操作(边讲解边示范)
1、结扎止血
2、修补止血
3、填塞止血
六、组织缝合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1、间断缝合
2、连续缝合
3、胃肠缝合法:荷包缝合、浆肌层间断内翻缝合、全层间断内翻缝合、浆肌层连续内翻缝合、全层连续内翻缝合法。
【注意事项】
1、组织切开前,必须了解局部的解剖关系。
2、选择切口应接近病变器官,易于显露,损伤组织少,无重要血管、神经通过,易于愈合,不影响功能和美观的地方。
3、切口大小要合适,刀刃锋利,切口整齐。
4、必须按层次,同层组织准确对合。
5、深浅合适,不留死腔。
6、松紧合适,太紧张影响血运,太松影响愈合。缝合时张力较大时,做减张缝合。
7、一般皮肤缝合应避免内翻和严重外翻。
七、剪线(边讲解边示范)
1、执剪方法
剪刀的执法是将拇指、环指分别放入剪柄的环中,食指放于近轴节处,起导向和稳定作用,操作方便、稳妥。在做精细或深部手术的剪线时,为避免损伤附近的组织,使剪线更为准确,可采用双手剪线法。
用左手托住剪刀中段,使右手剪切时不致抖动。 操作时应用剪刀的头端,不可张口过大或用刀刃的后端割,这样不但妨碍操作,且易损伤附近组织或使线头留得过长。用中指套入环柄中是错误的执剪刀法。
2、剪刀的用途
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剪刀有各自不同的用途。手术者应珍惜剪刀的锋利,不要拿组织剪剪线。剪钢丝则有专用的剪刀,不要用一般的剪刀剪钢丝。
3、剪线
将缝合或结扎后残留的缝线剪除称为剪线。手术中剪线一般由助手操作完成,快速有效剪线需术者与助手的默契配合。正确的剪线方法是手术者结扎完毕后,将双线尾提起略偏向手术者的左侧,助手将剪刀微张开,顺线尾向下滑动至结的上缘,再将剪刀向上倾斜45度左右,然后将线剪断。为了防止结扣松开,须在结扣外留一段线头。丝线留1—2 mm,肠线、尼龙线留3—4 mm,细线可留得短些,粗线要留得长些;浅部的结扎可留短些,深部的结扎可留得长些;结扣次数多的可留短些,结扣次数少的可留长些;重要部位结扎可留长些。保留线头的长短,以既要防止线结松脱,又避免线头异物过多为原则。剪线应在明视下进行。
【注意事项】
剪线要在明视下进行,避免误伤正常组织。
八、拆线(边讲解边示范)
1、拆线方法
(1)按一般换药方法进行创口清洁消毒后,将线结用镊子轻轻提起,用剪刀插入线结下,紧贴针眼将线剪断。
(2)剪线后将缝线拉出。但注意拉出缝线的方向应向拆线的一侧,动作要轻巧。如向对侧硬拉可能使创口拉开,且病人有疼痛感。另外,抽线时缝线的外露部分不经伤口通过,以免带入细菌污染伤口。
(3)用盐水棉球轻轻清洁伤口,用纱布覆盖后,胶布固定。
2、拆线时间
原则上应早期,以减少针眼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拆线的时间主要根据以各点全面考虑:
(1)切口部位的血液循环丰富,则愈合较快;
(2)切口的大小;
(3)全身一般情况、营养状况;
(4)病人的年龄,老年人愈合相对较慢,小儿愈合相对较快;
(5)伤口张力的大小,张力较大影响血运,愈合延迟
(6)切口的部位。
拆线的时间,不能机械地规定。一般规定拆线日期为:
(1)头、面、颈部4—5天;
(2)下腹部,会阴部6—7天;
(3)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4)四肢10—12天(近关节处可适当延长),
(5)减张缝合后14天拆线。
有时可根据情况采用间隔拆线。对于已经感染化脓的伤口,应及早部分拆线或全拆线,及时换药处理。拆线后,对切口愈合情况作记录。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剪线后抽线方向应同切口在同一侧,以免拉裂伤口。
3、拆线前应确认够时间拆线。
操作考试评分细则
操作内容 | 操作步骤与方法 |
1、打结方法(20分) |
单手打结法:常用 |
2、切开、剥离(20分) |
1、酒精消毒一遍,按住皮肤,垂直皮肤一刀切开。 |
3、止血(20分) |
止血的基本操作: 1、结扎止血 |
4、组织缝合方法(20分) |
1、间断缝合 |
5、剪线方法(10分) |
手术者结扎完毕后,将双线尾提起略偏向手术者的左侧,助手将剪刀微张开,顺线尾向下滑动至结的上缘,再将剪刀向上倾斜45度左右,然后将线剪断。为了防止结扣松开,须在结扣外留一段线头。保留线头的长短,以既要防止线结松脱,又避免线头异物过多为原则。 剪线应在明视下进行。 |
6、拆线方法(10分) |
1、按一般换药方法进行创口清洁消毒后,将线结用镊子轻轻提起,用剪刀插入线结下,紧贴针眼将线剪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