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术实验指导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胸腔穿刺术

【学时数】
  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
  2、掌握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3、掌握胸腔穿刺术穿刺点的确定
  4、掌握术前准备
  5、掌握无菌操作

【实验内容】
  胸腔穿刺术的概念,适用症及禁忌症,术前需要做的相关检查,穿刺时患者应处于的体位,穿刺点的选择,术前麻醉,具体操作过程及术后处理,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教学模型及仪器设备】
  胸腔穿刺术模型、胸积液:胸腔穿刺包一个(12和16号胸腔穿刺针1个、消毒盘1个、血管钳1个、10毫升注射器1个),30毫升注射器一个。
  气胸:胸穿包一个(胸腔穿刺针1个、消毒盘1个、血管钳3个、10毫升注射器1个、引流条1条、气胸箱1个)。
  药物:2%利多卡因5-10毫升。

【教学教案】
使用模型 胸穿模型
制造商  美国纳斯
产品型号 LF03770U
教学手段 操作示范+辅导练习
授课对象 临床见实习生、住院医师
授课类型 实验课

LF03770U

产品操作说明

1、气胸处理
  将气压泵的软管插入模型底部的孔中。然后利用气压泵向内部充加空气。(注意:不要过分充加空气以免内部气囊爆裂。)充好气后就可以在第二肋间隙和锁骨中线的交点处进行气胸减压练习了。而且外面的皮肤垫可以反复穿刺。当皮肤垫不能再继续使用后更换一块新的皮肤垫也非常简单。

2、胸腔导液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配积液的颜色和浓度然后灌注倒储液袋。然后将储液袋的软管插入模型底部的孔中。全部完成后就可以用32号法式胸导管进行操作了。定位点为第五肋间隙和腋中线的交点处,它由一个外部的外科皮肤垫和一个内部的皮下外科垫组成。每个垫每次操作后旋转90度后可以用四次。皮肤垫更换起来非常简单。

教学步骤

教学主要内容 时间安排
1、引言 5 min
2、讲解气胸和液胸诊断方法及示范两种症状的插管技术 20 min
3、讲解和示范气胸和液胸的闭式引流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 20 min
4、讲解胸穿积液的初步诊断 5 min
5、分组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解答疑问 40 min
6、小结 5 min

 

教学重点

  1、气胸和液胸的插管手法
  2、气胸和液胸的闭式引流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目的

  1、掌握气胸穿刺减压及液胸插管技术
  2、掌握正确的气胸、液胸闭式引流操作手法
  3、掌握胸穿积液的初步诊断
  4、了解胸壁各层解剖结构

教学方法

  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突出重点,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分解示范。
  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练习,个别辅导,解答疑问。

临床技能实验室基础模型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边示范边讲解)

  胸膜腔穿刺术(Thoracentesis)常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一、操作方法

  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常放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助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确定。穿刺点可用蘸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xylocaine)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检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针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检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如用较粗的长针头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中,以便记量或送检。
  6、抽液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二、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安定(valium)10 mg,或可待因0.03 g以镇静止痛。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咯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 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 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 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100 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助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损伤腹腔脏器。

教学考核及评分标准

操作内容 操作步骤与方法 评分内容

适应证(10分)

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穿刺抽液以减轻其对肺脏的压迫。
3、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4、胸腔内注射药物。

每项2.5分

准备工作(10分)

 

1、取得患者的同意:应让患者了解胸穿抽液术的目的和必要性,了解穿刺过程,消除其顾虑;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和配合,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2、术者备白衣、帽子及口罩。
3、消毒物品(如无菌棉棒、安而碘或碘伏棉球、镊子)、2%利多卡因注射液、无菌手套、一次性使用无菌胸穿包(内含5 mL注射器一支、洞巾一块、50 mL注射器一支、敷贴一个、后接胶皮管及的穿刺针2个)、送检胸水样本的容器(如试管、玻璃瓶、无菌培养瓶等)、无菌止血钳(无夹管器时用其夹闭胶皮管)、无菌纱布和胶布。

第1项2分,第2项1分,第3项7分

操作方法(60分)

 

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常放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助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确定。穿刺点可用蘸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xylocaine)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检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针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检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如用较粗的长针头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中,以便记量或送检。
6、抽液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第1、6项5分,第2、3、4项10分,第5项20分

注意事项(20分)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安定10 mg,或可待因0.03 g以镇静止痛。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咯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 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 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 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 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100 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助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损伤腹腔脏器。

每项4分

注:以上操作都需边操作边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