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术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学习目的】

  1.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3.熟悉气管插管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4.了解气管插管的意外、并发症及其防治。

【适应证】

  1.因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CO2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要较长期机械通气,而又不考虑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

  2.不能自行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反流物和出血,随时有误吸危险者。

  3.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4.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5.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操作方便,也可以事先行气管插管。

  6.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

  7.外科手术和麻醉,如需要长时间麻醉的手术、低温麻醉及控制性低血压手术,部分口腔内手术预防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特殊手术的体位等。

【禁忌证】

  1.无绝对禁忌症。

  2.但有喉头急性炎症,由于插管可以使炎症扩散,故应谨慎。

  3.喉头严重水肿者,不宜行经喉人工气道术。

  4.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宜待凝血功能纠正后进行。

  5.巨大动脉瘤,尤其位于主动脉弓部位的主动脉瘤,插管有可能使动脉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须操作轻柔、熟练,患者要安静,避免咳嗽和躁动。

  6.如果有鼻息肉、鼻咽部血管瘤,不宜行经鼻气管插管。

【教学方法】

  1.观看多媒体教学视频。

  2.在模拟的气管插管场景下,借助气管插管模型,由教师进行讲解与示范,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示范操作。备齐气管插管相关用具,尽可能接近临床情景。

  3.学生分组在气管插管模型上进行训练,教师从旁指导。

  4.临床实践观摩。

【器械准备】

  气管插管模型1个(图1)、多功能成人气道管理与CPR训练模型1个(图2)、ECS综合模拟人1个(图3)、麻醉喉镜1套、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qgcgs001

图1 成人气道插管半身模型

qgcgs003

图2 多功能成人气道管理与CPR训练模型

qgcgs002

图3 ECS综合模拟人

【术前准备】

  1. 详细了解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

  2.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气管插管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简要说明操作过程,消除患者顾虑,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明亮。

  4.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5.术者及助手常规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

【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头垫高10 cm,后仰。术者右手拇、示、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图4)。

qgcgs004

图4  用喉镜暴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图5)。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图6)。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图7)。

qgcgs005

图5  插入气管导管

qgcgs006

图6  退出喉镜

qgcgs007

图7  固定导管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 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术后处理】

  整理用物,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并作详细记录。

【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齿。待声门开启时再插入导管,避免导管与声门相顶,以保护声门、后部粘膜、减少喉头水肿的发生。

  2.防止牙齿脱落误吸。术前应检查患者有无义齿和已松动的牙齿,将其去除或摘掉,以免在插管时损伤或不小心致其脱落、滑入气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3.防止气囊滑脱。如果气囊固定在导管上,一般不会滑脱。但如果导管与气囊分开,应选择与导管相匹配的气囊,并用丝线捆扎在导管上,防止其滑脱落入气道,造成严重的后果。

  4.检查导管的位置。一般气管插管后或机械通气后应常规行床边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

  5.防止插管意外。气管插管时,尤其是在挑起会厌时,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生命垂危或原有严重缺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因此插管前应向患者的家属交待清楚,取得理解和配合。插管时应充分吸氧,并进行监测,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6.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秒,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痴,影响呼吸道通畅。

  7.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小时,72小时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导管留置期间每2~3小时放气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