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喜报!中山医学院在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中南部赛区复赛取得佳绩

      7月19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基础临床赛道西部和中南部赛区复赛在暨南大学隆重举办。本次复赛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吸引了西部和中南部109所高校同台竞技。      中山医学院6支参赛队伍在中南部赛区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根据赛事规则,5支队伍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匡铭教授荣膺“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称号

7月9日中山一院副院长肝胆胰外科中心学科带头人基础外科学院院长匡铭教授在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RCS)总部正式接受RCS主席Tim Mitchell教授授予的“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证书

喜报!我院杨奕副教授在中山大学第十三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医科组一等奖

      6月15日,中山大学第十三届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南校园丰盛堂举行,全校共有151名教师入围,我院杨奕副教授凭借卓越的教学能力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成功斩获医科组一等奖。

破晓·新“医”代!中山医学院2025届毕业大会暨2025年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红砖绿瓦间,百年医训闪耀;四海杏林路,万里仁心启程。6月23日上午,中山医学院2025届毕业大会暨2025年学位授予仪式

MORE +

科研动态

Trends in Genetics | 我院姚成果课题组提出splicing抑制过早mRNA3’末端加工与转录终止的普适性理论

      5个pre-mRNA剪接核心snRNP复合体(U1, U2, U4, U5, U6)的经典分子生物学功能是生化教科书中描述的真核生物pre-mRNA splicing功能。2024、2025年,我院姚成果课题组和厦门大学叶从庭课题组先后在国际著名期刊《PNAS》(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917004/)和《Cell Reports》

Nat Commun |我院颜光美/梁剑开团队构建“强效型”溶瘤病毒M1-mutIL-18

      免疫治疗正在深刻而且根本性地改写恶性肿瘤治疗的历史。但是,临床数据显示仅20~40%患者对PD1抗体治疗有反应,而真正能实现肿瘤完全缓解的肿瘤病人约占5%。因此,建立一种高效、作用持久的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仍然是目前抗肿瘤治疗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NAT COMMUN | 王金凯课题组与费城儿童医院合作通过单细胞纳米孔测序揭示m6A介导新型RNA质量控制机理

      由于真核细胞需要通过经典的RNA质量控制机制NMD (无义介导的RNA降解)来发现提前终止密码子,因此95.4%的正常终止密码子都位于最后的外显子上。然而,除此之外,真核生物的基因仍然普遍进化出多种奇特模式,比如:84%的基因不含有>400nt的中间外显子,最后外显子上的终止密码子又普遍靠近5’端。这提示这些特殊的模式的形成也可能是真核细胞RNA质量控制的需要,然而是什么样的质量控制方式需要基因形成这些特征并不清楚。

Cell Mol Immunol| 曹应姣团队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新靶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抗核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和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当前SLE的主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与生物制剂,其副作用较大,且30%患者响应不佳。Tfh的异常扩增是驱动SLE的重要发病机制,亟待阐明SLE中Tfh的调控机制与分子靶点以开发有效的新型治疗策略。

Science Immunology|陈俊团队报道新型巨噬细胞吞噬检查点PSGL-1

    2025年6月13日,我院陈俊团队在Scienc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PSGL-1 is a phagocytosis checkpoint that enables tumor escape from macrophage clearance”的研究论文。

Adv Sci|我院杨建荣教授团队揭示细胞分化谱系发生的模式化结构特征

    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如同一场精密编排的细胞交响乐,其核心在于细胞命运的精准调控与组织结构的稳定构建。

MORE +

学术讲座

092025-07
022025-07
302025-06
182025-06
172025-06
132025-06
MORE +

通知公告

3国家级教学平台
3853在校生
6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受权点
163专任教师
7.62亿近五年科研经费
8基础医学学科系
2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
16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
 
 

数说中山医

基础医学学科系
8

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
2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
16

专任教师
163

近五年科研经费
7.62亿元

在校生
3853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受权点
6

国家级教学平台
3

历史沿革

1866年
美国传教士医师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在博济医院内建成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医学府,后发展为岭南大学医学院。

1908年
广东光华医学堂始建,后发展为广东光华医学院。

1909年
广东公医学堂创建,后发展为中山大学医学院。

1953年
中山大学医学院和岭南大学医学院正式合并成华南医学院。
1954年
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华南医学院。
 

1956年
华南医学院改名为广州医学院。
1957年
广州医学院改名为中山医学院。
1985年
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

2001年
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为新中山大学,并成立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1866年~1952年

第一阶段:从1866年创立博济医学堂到解放初期院校调整之前

1953年~2001年

第二阶段:从解放初期院校调整到2001年两校合并之前

2001年~现在

第三阶段:2001年两校合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