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社共建志愿服务 赋能提升社区治理
——我院与越秀区司法局合作共建社区志愿服务基地
为切实履行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服务社会、服务地方职责,同时更好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民,建设和美社区,热心服务社会,我院与越秀区司法局自2022年上半年开启合作,依托农林街道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建“馨晴小湾”人民调解工作室,并将此作为中山医学院医学生第二课堂实践基地,共同探索高校师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志愿服务、建设和美社区的“校社合作”新机制。
一、心理服务送社区
学院为社区居民营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积极贡献力量,“馨晴小湾”工作室将“人民调解+心理疏导”嵌入纠纷调处。2022年12月29日,在学院学生身心健康辅导中心张雪辉等老师的参与下,成功化解一宗因家暴引起的家庭纠纷,女方当事人回归正常生活,并向司法所送上感谢信。2023年2月27日,农林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联合“馨晴小湾”工作室,邀请中山医学院学生身心健康辅导中心老师到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开展“情绪与压力管理”专题演讲,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情绪,了解情绪给予的正向作用。

二、法治教育入校园
我校学生是社区居民的重要群体,依托越秀区司法局的法律资源优势,2023年3月29日,我院邀请越秀司法局送法入校园,为学生加强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教育。广州公益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梁星辉执行副主任,为北校园学生带来专题讲座“第三方视角下医患纠纷及实例分析”。农林街党工委副书记陈丽君、越秀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科长廖斌、农林司法所所长吴曦、农林街综治办副科长宋承林、农林街社区法律顾问团队负责人吴存枚、农林街社区律师金沙,我院党委陈琼珠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张裕荣主任以及辅导员老师、学生代表300余人共同参加,讲座由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学生丁凌宇主持。讲座以医患纠纷及实例分析相关存在的法律关系,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夯实医学知识及操作技能、加强人文素养、严格执行临床规章制度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重要性,提升法治意识。

三、志愿服务到社区
中山医学院师生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到社区,2023年4月8日,中山医学院组织学生志愿者60余人,参加广州市越秀农林街社工站志愿集市“送医入社”,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垃圾清理、共享单车摆放等志愿服务,学院多位老师、辅导员、以及来自附属第六医院的学生班主任陈钰峰副主任医师、程诗尧副主任医师和张子平主治医师参与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中山医学院与越秀区司法局将持续推进合作, 加强“馨晴小湾”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组织师生开展更丰富的第二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赋能基层,为完善社区治理,参与建设和谐和美社区贡献力量。
(稿件来源:学生工作室,初审:刘梦圆、审核:陈琼珠、审核发布:刘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