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团队Cellular Oncology封面文章报道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CD43

发布人:张玉琦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其特点为发病隐匿、进展迅速及预后不良。尽管针对CRC的化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毒副作用、耐药性和高复发率,CRC患者的总生存率仍然很低。对于肿瘤免疫疗法,仅有约14%的微卫星不稳定(MSI)的CRC患者(MSI患者约占肠癌患者总数的5%)响应PD-1阻断治疗。因此,寻找新的靶点并探索其作用机制,对CRC的早期诊断和优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陈俊教授团队在Cellular Oncology杂志发表题为‘Targeting CD43 optimizes cancer immunotherapy through reinvigorating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in colorectal cancer’的封面文章。研究团队发现靶向CRC肿瘤细胞而非机体免疫细胞上的CD43分子,可显著延缓皮下荷瘤小鼠的肿瘤进展。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CD43缺失促进了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增强了小鼠的免疫记忆能力。同时,通过中和抗体在小鼠体内剔除多种免疫细胞后,发现该效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证明,靶向结直肠癌表面的CD43可以显著增强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cDC1细胞介导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和趋化作用。此外,研究团队发现CRC CD43缺失的荷瘤小鼠对PD-L1阻断免疫治疗更为敏感,为优化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21级博士生李懿逸与2020级博士生王馨语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俊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等项目资助,动物实验依托于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

       陈俊教授团队长期从事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节机制、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和新疗法的研究,近年来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稿件来源:陈俊教授团队,初审:彭丽萍,审核:周家国,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