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行动篇│中山医学院医学教学中心党支部暑期系列科普活动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根据学校党委开展主题教育的统一部署,按照学院党委的统一安排,中山医学院医学教学中心党支部在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开展实践工作,积“跬步”之功,让主题教育行至“千里”。
支部依托医学标本馆,紧紧围绕主题教育总要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利用资源优势,动员支部党员,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7月7日-8月22日暑期等时间组织策划开展10期 “科创筑梦”系列科普活动,努力做到“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走深走实。

(一)2023年7月7日,支部以“走出去”形式开展“科创筑梦”系列活动的第一次正式活动:组织了王亚琼、伍慧勤、江珍和徐达政等科普讲师团老师走进广州市景泰小学为该小学线上下共1500名师生开展“应急救护,守护生命”——景泰小学校园急救知识培训”讲座活动。



景泰小学师生们通过现场和直播同步,观看翔实生动的幻灯片,结合图片、动图、视频等深刻了解的急救技术基本知识。科普讲师现场示教生动自然、妙趣横生,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师生们都一致反映,开心地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急救知识普及课。
(二)在2023年7月20日,则以“请进来”形式,邀请了广州市华阳小学的部分学生和家长们走进我们的标本馆,开展了“科创筑梦”系列活动:由支部的陈剑煌老师讲授“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为题的讲座。
在《病“虫”口入——科普讲座之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科普讲座上,陈剑煌老师先用世界十大寄生虫排名和寄生虫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引出人体寄生虫病的防治的重要性,然后把内容分为广州管圆线虫、带绦虫、华支睾吸虫、旋毛虫、蛔虫等五大部分,每一个部分都从寄生虫形态特点,生活史模式,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症状以及防治手段等方面,向参加者展示了寄生虫的可怕和危害。幻灯片上穿插的电镜下的寄生虫图像,病患的异常外形,密密麻麻的寄生虫,与可口的美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极为震撼的冲击。
在谈到广州管圆线虫的相关知识的时候,陈剑煌老师还带着尊敬和骄傲的心情向大家讲述了广州管圆线虫的发现者——岭南医学院(中山大学前身)的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教授对抗日本血吸虫,拯救人民生命的丰功伟绩,激励学生们将来要为祖国、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奉献。
讲座中,陈剑煌老师还生动地加入了很多与讲座内容相关的有奖问答,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巩固知识。现场气氛热烈,每一位小学生都积极参与,并学会了七步洗手法,懂得了洗手可以有效地切断寄生虫从手到口的感染途径。



通过“科创筑梦”系列科普活动,一方面我们希望在小孩子心中的种下“科学技术”一颗小种子,在日后探索未知的道路上,让孩子们有一束光的指引,坚定地往前行。另一方面,支部党员同志进一步以实际行动提高了对“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各党员都表示要积极参与接下来的几期活动,要以高质量、高标准体现支部的力量,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学思践悟、常学常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其它已开展的“科创筑梦”系列科普活动还有:
(三)2023年7月8日,支部以“请进来”的形式,为2023年广州科普自由行的孩子们开展急救知识讲座及参观标本馆的活动。


(四)2023年7月15日,支部以“请进来”的形式为第十五届粤港澳医学生联合夏令营的大学生们开展急救知识讲座及标本馆参观活动。


(供稿来源:中山医学院医学教学中心党支部,初审:张玉琦,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