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热带医学新发展,构筑生物安全“新长城”

——2023年岭南热带医学与生物安全青年学术论坛

发布人:张玉琦

       白云山下,珠江水旁,专家学者,济济一堂。2023年7月17日-19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技厅、中华预防医学会指导,广东省寄生虫学会、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 研发中心、中山大学国际原子机构蚊媒防控合作中心、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陈心陶精神教育基地、广东省媒个生物防控技术工程中心、广东省媒介生物防控国际合作中心、广州市医学会细胞形态学诊断分会、热带医学杂志社协办的“2023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一一热带医学与生物安全青年学术论坛暨2023年热带医学与医学教育学术交流会”在羊城广州金城宾馆隆重召开。

       本次盛会汇聚全国73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热带医学和生物安全相关学科教学、科研、临床和防治的近300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共襄杏林华彩,同谱教育新章。直播平台同时段在线人数超11万。会议围绕“面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热带病防控与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的会议主题,特邀2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并设置了2023年岭南热带医学与生物安全青年学术论坛 (以下简称“青年学术论坛”)、第十六届全国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 (以下简称“研讨会”) 以及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 (以下简称“交流会”) 三个会场,与会专家与代表热烈交流,呈现了一场热带医学及生物安全领域的学术盛宴。中山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匡铭教授,以及中山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张琪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四级调研员邓梅出席会议。

       7月17日上午8时30分,2023年热带医学与医学教育学术交流会暨岭南科学论坛的开幕仪式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开幕式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委员、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吕志跃教授主持。中山医学院院长匡铭教授致欢迎辞,匡院长向各位来宾介绍了中山医学院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中山大学热带医学和生物安全领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随后,广东省寄生虫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 (昆虫不育) 研发中心主任、大会主席吴忠道教授致辞,吴教授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介绍中山医学院利用重大科技研究平台、国家级课程思政项目和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重要支撑条件在热带医学研究、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的进展与经验。

大会现场
吕志跃教授主持开幕式
匡铭院长致辞,张琪书记出席会议
吴忠道教授致欢迎辞

       开幕式结束后,2023年岭南热带医学与生物安全青年学术论坛大会-特邀专家报告在吴忠道教授 (中山大学) 、张辉教授 (中山大学)、苏川教授(南京医科大学) 、陈晓光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武桂珍教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根明教授(复旦大学)、袁晶教授 (厦门大学) 、曹俊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冯耀宇(华南农业大学) 的主持下,武桂珍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题为“全球视角下的生物安全”的报告;周晓农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题为“学术期刊对学科群发展的作用”的报告;关云涛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题为“我国生物安全管理要点”的报告;程功教授(清华大学)作题为“蚊媒病毒感染与传播”的报告;张辉教授 (中山大学) 作题为“广谱而又防感染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的研制”的报告;冯耀宇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 作题为“人兽共患隐孢子虫在我国的涌现”的报告;李义平教授(中山大学) 作题为“NSUN6及其催化登革病毒RNA的m5C修饰促进病毒感染”的报告;田国宝教授(中山大学) 作题为“细菌耐药性”的报告;吴忠道教授 (中山大学) 作题为“‘蚊子工厂’的建设及城区SIT技术应用示范”的报告;苏川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 作题为“血吸虫病与胸腺免疫调控”的报告;陈晓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作题为“变雌为雄,基于性别决定机制的蚊虫遗传防制”的报告;徐文岳教授(陆军军医大学) 作题为“红内期疟原虫感染与免疫”的报告;曹俊研究员(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作题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性监测与应对”的报告;钱军教授(中山人学) 作题为“高等生物安全实验室创新设计思考”的报告;舒跃龙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作题为“影响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和致病性的宿主因素研究”的报告;赵根明教授(复旦大学) 作题为“儿童流感疾病负担和疫苗效果评价”的报告;汪肖云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作题为“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互作表观遗传机制”的报告;黄功华教授(广东医科大学)作题为“树突状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的报告;袁晶教授 (厦门大学)作题为“疟原虫感染与细胞骨架”的报告;林炳亮教授 (中山大学) 作题为“长新冠,不是个伪命题”的报告。

       7月19日,2023年岭南热带医学与生物安全青年学术论坛大会-青年学者报告在徐文岳教授(陆军军医大学) 、孙希副教授 (中山大学)、梁韶晖教授(温州医科大学) 的主持下,方强教授 (蚌埠医学院)作题为“肝期发育关键基因PALM、SAP1组合敲除遗传减毒约氏疟原虫株的构建”的报告;梁韶晖教授(温州医科大学) 作题为“白纹伊蚊肠道沙雷菌抗登革病毒效应及机制”的报告;刘文权教授(温州医科大学) 作题为“白纹伊蚊C型凝集素的表达特征及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的报告;于莎莎讲师(陆军军医大学)作题为“亚致死剂量球形芽抱杆菌对按蚊传疟媒介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的报告;李美林博士生(陆军军医大学) 作题为“免疫受体TLR2在疟原虫增强蚊虫吸引力促进疟疾传播中的作用和机制”的报告;何彪博士生(陆军军医大学) 作题为“宿主来源C3通过调节蚊虫肠道菌群促进疟疾传播”的报告;熊涛讲师(湖南中医药大学) 作题为“Gallic acid and niclosamide synergistic effect in the molluscicidal activity of  Oncomelania hupensis”的报告;沈佳副研究员 (中山大学) 作题为“一氧化氮:宿主抗日本血吸虫的重要分子”的报告。二十八位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紧扣会议主题,深入系统介绍前沿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内容涵盖重大疫病跨种传播与生物安全、重要蚊媒病新防控技术、耐药机制与新药研制、新型疫苗研发等领域。热带病是指发生在热带地区感染性疾病以及受环境因素引起的常见病,是全球卫生治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是受到热带病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经过有效的防治,我国已经消灭丝虫病和疟疾,血吸虫病流行也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化进展加速,中国公民在境外感染热带病,以及输入性热带病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生物安全问题。本次会议将为推进我国的热带病防治研究及生物安全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主持人风采
(依次为吴忠道教授、张辉教授、陈晓光教授、苏川教授、赵根明教授、袁晶教授、冯耀宇教授、曹俊研究员)
大会特邀专家报告风采
(按报告顺序依次为:武桂珍研究员、关云涛研究员、周晓农研究员、程功教授、张辉教授、冯耀宇教授、李义平教授、田国宝教授、吴忠道教授、苏川教授、陈晓光教授、徐文岳教授、曹俊研究员、钱军教授、舒跃龙教授、赵根明教授、汪肖云教授、黄功华教授、袁晶教授、林炳亮教授)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次大会上,来自众多学科的专家同仁欢聚一堂,坐而论道,学术争鸣,充分展现了广大专家同仁为进一步促进热带病防治与生物安全自主科技创新和为早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热情与决心。
       岭南科学论坛是广东省科协发挥自身拥有多学科学会的优势,为科技工作者搭建的高端学术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平台,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人才成长,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入选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涵盖人工智能、航天P星、专科护理、节能降碳、热带医学与生物安全等多个领域。本次由广东省寄生虫学会理事长吴忠道教授、秘书长昌志跃教授牵头组织的“热带病与生物安全岭南青年学术论坛”被评为“2023年度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

 

(供稿来源:病原生物系与生物安全学系,初审:张玉琦,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