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校,规划未来 ——执信中学师生相约中山医学院(之二)

发布人:张玉琦

        11月25日,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高一级部分师生来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开展“走进社会,规划未来”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院领导指引下,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执信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安排了丰富而充实的活动计划,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增进了对于医学学科的了解,领略了中山大学医学教育的深厚积淀、办学理念与特色和使命担当。

 

        当天上午,执信中学一行人如约来到中山大学北校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潘爱华、张楠、李美玉、徐达政等老师和志愿者同学们热情接待来访师生,在孙中山先生铜像与题有“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篆刻的红楼前合影留念。

 

        随后,参观师生分组分批参观了全国规范化全程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临床技能中心、医学标本馆并进行实地参观与实践体验。

 

        全国规范化全程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是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精锋医疗联合共建,全国首家以医疗需求为导向,采用“医工企”合作研发模式,由医院、高校、企业三方共建的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同学们参观并亲自体验了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操作过程,在讲解老师的介绍下理解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部分同学自己操作,做一回“小外科医生”,利用手术机器人模拟腹腔内创口的缝合过程。

 

        临床技能中心,借助该中心丰富的硬件教学资源,张楠老师热情洋溢地讲解并指导使用“复苏安妮”训练模型,让同学们初步体验并了解心肺复苏的正确要领。在外科训练室,同学们认识并尝试操作使用手术器械,如持针器、线剪、手术刀、手术镊、缝针等。借助缝合模拟教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了持针、穿线、打结等一系列过程,对于外科手术的理解加深了认识。在抢救训练室,同学们参观了抢救室训练模型,张楠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同学们收获颇丰。

 

        医学标本馆是融医学多学科资源于一体的现代化医学标本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医学标本数量丰富、种类齐全,是中山大学医学教育发展近150年的历史缩影与时光见证。在标本馆志愿者讲解团的带领下,同学们分组参观了不同主题内容的分区,从器官灌注到骨骼肌肉、从神经系统到消化系统、从人体寄生虫到医学微生物。同学们带着好奇,在学与问中探索,对医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分组参观北校园期间,我院徐达政老师给执信中学师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急救知识讲座,讲座由潘爱华老师主持。

 

        同学们首先观看了中山医学院介绍短片,领略中山医的医学教育的历史传承与新时代医科的创新发展。紧接着,徐达政老师给同学们做了主题为“紧急情况,救在身边”的常见急救知识讲座。讲座内容包括烫伤烧伤、气道异物梗阻、常见外伤、心肺复苏四个方面的急救知识。徐老师从对各类案例的剖析入手,向同学阐述急救操作的原理,介绍注意事项并明确急救步骤,使同学们充分领会这些常见急救知识。讲座过程中,徐老师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讲学厅内常常爆发出同学们欢快的笑声。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也沿途参观了北校园各处建筑,游览历史悠久的红楼与图书馆,欣赏意义丰富的蛇杖雕塑和至善广场,增进了对中山大学北校园的了解,也对中山医学子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这场医学院之旅,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医者的种子,许下对未来的无尽期望。

 

        经历了百又五十余载沉淀与发展的中山医学院,培养了一代代卓越的医学人才。携手执信中学举行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相信一定会让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们,愈发领会医学世界的美好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