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薪火,共庆百年”主题党日活动 | 遗传医信系师生党支部与学院团委联合开展生物医学信息学分析方法与技术交流会
为庆祝中山大学世纪华诞,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遗传医信系师生党支部结合学系师生专业,联合学院团委,于6月17日晚在北校园开展“传承薪火,共庆百年”主题党日活动——生物医学信息学分析方法与技术交流会。系主任林浩添教授、系党支部书记周毅教授及学系多位专家分别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分享。活动由学院团委书记刘少静主持,近200多名师生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参与活动。
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保瑜到会指导并致辞。陈书记表示,中山医学院一直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引,致力于“医工信融合”的特色发展,在生物医学信息学教学、科研和数字化医生培养等方面持续开展多项工作,通过交流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科普活动,对本科生培养和党员教育管理都有重要意义。
党支部书记周毅教授介绍了党日活动的目的和学系团队的研究方向,并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活动为医科学子搭建互动式开放交流平台,让专家智慧和经验薪火相传,不断拓宽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并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为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活动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系主任林浩添教授,系副主任李淼新教授,蒋玮莹教授,方立副教授以及支部书记周毅教授等做专题报告,五位教授分享了各自在数字眼科、精准医学、基因组学诊疗、遗传与疾病、分子医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医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应用成果及创新模式,让与会师生更全面地了解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在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与会党员教师围绕医学人工智能如何在临床诊疗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开展生物医学信息学分析和研究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

本次活动以“党建+人才培养”的模式开展,促进了生物医学信息学专业人才与医科学子的近距离深度交流,将有助于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升师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充分体现出党建工作在促进专业发展、推动学术进步、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中的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