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温度之旅,一席生命对话 | 中山医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疗实践的本质不仅是技术操作,更是对生命的人文关怀。在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尤为重要。寒假期间,中山医学院聚焦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组织开展“医路同行”基层调研、“医路返乡,健康筑梦”返家乡和“医路追光”校友寻访三项活动,共吸引80支团队参与,覆盖全国16省。2025年2月23日,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在柯麟书苑举行。大会围绕两大实践活动展开,回顾了基层调研、社会服务、健康科普的实践成果,邀请专家点评指导,评选优秀实践成果,通过经验分享和专家指导总结经验,为培育兼具理论、实践与人文温度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凝聚力量。
01
“医路同行”基层调研总结会
医学的本质是科学与人文的交融。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虽不断拓展着“治愈”的边界,但在医学实践中始终无法回避的,是疾病背后个体的痛苦、脆弱与期待。为此,我们发起以医学人文为主题的“医路同行”基层调研活动,旨在引导医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基层医疗一线,在田野与病床之间感知疾苦、倾听故事、理解需求。
2025年“医路同行”基层调研活动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激励广大青年学子投身基层调研,践行服务人民的使命。各实践小组结合他们深入基层、扎实调研的丰硕成果进行汇报,他们通过查阅文献、采访一线工作人员、走访当地医疗机构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地特色医疗或传统医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提出了充满医学人文关怀的独到见解与思考。
杨润莹同学在“医路同行”基层调研总结会上展示
“医路同行”基层调研总结会活动合影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李棉管副教授与公共卫生学院刘汝青副教授对同学们的调研成果进行了专业点评,充分肯定了大家在实践过程中展现出的热情、人文关怀与专业素养。
经过初审与现场答辩,评选出13个获奖团队与个人,祝贺他们!
奖项 | 作品名称 | 姓名 |
一等奖 | 基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以扬州市广陵区汤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 杨润莹 |
“中枢杀手”,真凶何在?——家乡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 | 赵佳妮 高帅 | |
成武县医共体医疗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 姜俊宇 | |
二等奖 | 广州和江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 汤雪儿 朱远方 彭靖珊 欧阳悠晖 |
汕头市基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调研报告 | 翁熙缦 许嘉琪 林楠 赵彦纯 | |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调研汇报 | 吴梓密 张番 | |
糖络经纬:基层社区医院糖尿病管理中的“医防融合”模式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 | 姜昕童 李恩洁 | |
三等奖 | 广州市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的影响因素 | 陈泳霖 陈梓瑶 邓程丹 邓怡菲 |
东莞市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 赖思静 纪丹冷 | |
寿光市妇幼保健院现状与优化对策调研报告 | 王艺玮 文红青 | |
健康中国2023背景下广西桂林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 邓心怡 潘宇晟 |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院信息化现状调研 | 任芯仪 冯思睿 张博古 管文语 | |
探索“三位一体”机制:南沙区疾控中心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协同作用 | 彭润青 黄靖雯 |
“医路同行”基层调研活动获奖作品与成员
02
“医路返乡,健康筑梦”
返家乡总结会
在“医路返乡,健康筑梦”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中山医学子通过返乡开展基层医疗调研、健康知识宣讲等实践活动,在服务家乡卫生事业中贡献青春智慧。
同学们的选题各有特色、实践各有风采,既展现了现代医疗的数字化发展,亦关注到传统医学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思考着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让传统医学焕发出新的生机。总结会上,12支实践团队通过图文展示、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创新形式,系统呈现家乡基层调研实践成果,并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经验分享展开深入交流讨论。
刘达远同学在“医路返乡,健康筑梦”返家乡总结会上展示
“医路返乡,健康筑梦”返家乡总结会活动合影
中山医学院青年教师辅导员兼班主任卢广副教授与公共卫生学院胡汝为副教授对各组的汇报进行了专业点评,对同学们在家乡实践活动中的努力和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学院团委副书记陈锦堂老师强调要知行合一,聚焦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引领专业实践,鼓励同学们将行动内化为未来学习工作的长期动力。
经过初审与现场答辩,评选出12个获奖团队与个人,祝贺他们!
奖项 | 作品名称 | 姓名 |
一等奖 | 杏林春暖传古韵,岐黄薪火新故城一一从历史到现代,盱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 王梦驰 李恩洁 梁宇鑫 |
青衿星火,桥接健康一一基于三城调研的流感疫苗接种认知和家庭预防接种决策探究 | 陈觉晓 陈小龙 邸圣楠 | |
筑牢农村健康第一道防线——一个乡村卫生室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的价值探析 | 刘达远 | |
二等奖 | 医联体结构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基于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视角一一永修县人民医院疼痛科基层建设调研报告 | 李恩洁 |
白衣善举添福社,红色精神筑新篇——记韶关市龙归镇-龙岗村调研报告 | 蒋林霖 陈乐璠 | |
高原福祉绘新篇一一青海省基层医疗的破局与立新 | 贾欢睿 | |
汕头市潮阳区棉城县医疗卫生事业调研 | 林含祺 | |
三等奖 | 以医学之名,护生命之光 | 邓冀杨 |
返家乡实践活动一一南北方基层医疗比较与思考 | 周乐薇 张丞易 | |
返乡医路行:导诊实践与感悟 ——“返家乡”梅州东山医院导诊实践活动总结 | 熊琇莹 | |
“医路返乡,青春筑梦”——“新”城“旧”村的探索与思考 | 曾卓澧 | |
医路归乡·筑梦杏林——返乡访谈郭医生总结报告 | 丁妍欣 陈钿 苏毅鸣 |
“医路返乡,健康筑梦”返家乡活动获奖作品与成员
03
实践心声
杨润莹同学
本次寒假基层调研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去感受书本外的真实医疗生态,去触摸基层的脉搏。这不仅深化了我对基层医疗生态的理解,更坚定了我以所学知识推动健康中国的信念。
赵佳妮团队
本次活动中我们聚焦东北地区近十年心脑血管疾病流行趋势,通过实地调研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机构、村卫生所及患者家庭,揭示该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年轻化的严峻现状。研究发现,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叠加东北寒冷气候及基层健康管理资源有限等地域性因素,加剧了疾病负担。基于此提出深化个性化行为干预、构建信息化全程管理体系等建议,为优化区域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基层落地。
姜俊宇同学
通过本次基层调研实践活动,我深入了解了医共体(医疗共同体)和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具体作用,锻炼了开展调研的能力,也被成武县医共体领导们的热情和善良深深打动。正是一个个医疗团体积攒一点一滴的努力,推动整个基层医疗事业变得伟大。点点光亮,也将汇聚成璀璨的星河。
陈觉晓团队
我们团队深入分析了青年学生在流感疫苗接种中的家庭桥梁作用,通过问卷、访谈及平台数据揭示了南京,苏州和天津流感疫苗接种差异。调研中与疾控医生、社区居民和青年学生的深度对话让我认识到,公共卫生疫苗预防接种不仅是科学命题,更是社会工程——需兼顾个体认知、服务体系与社会信任的协同。青年学生群体作为健康信息的“翻译者”,在家庭中既能传递知识,也能弥合代际观念差异。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推动校园健康科普常态化,继续探索青年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联动机制,让知识真正转化为家庭健康决策的行动力,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王梦驰团队
这次调研中我们探访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地方流派,观看了古法炮制技术,见证了智慧诊疗点亮基层,草药香飘进文旅田园。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我们感受到了守正创新的温度,为传统医学的代代传承而动容。
刘达远同学
这次我调研的项目是《筑牢农村健康第一道防线——一个乡村卫生室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的价值探析》,主要以河南省延津县马庄乡刘枣庄村卫生室为样本,深入了解村级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质量,剖析村医发展困境,提出科技赋能设想,助力基层医疗体系建设。
结语
通过实地走访乡村诊所、社区医院,参与患者随访与健康宣教,希望医学生能在直面基层医疗资源局限性的同时,更深刻地体悟医者的社会责任,在真实场景中锤炼共情能力与人文关怀意识,让“帮助”与“安慰”不再是抽象的理念,而成为未来从医生涯中温暖而坚定的实践力量。
展望未来,中山医学子将继续扎根基层沃土,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服务能力,让“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到行动中,努力成长为既掌握专业技能、又了解基层实际的新时代医学生,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原文链接:“中山医学院”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MsqdGBQwNyZ0Qr9JxSyM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