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红楼的温度:书记思政课里的百年回响

发布人:张玉琦

10月21日,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郝雅娟以《感悟校史底蕴 传承红色基因》为题向2025级临床八年制、临床五年制、法医学、基础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共280余名大一同学讲授秋季学期思政课。郝雅娟书记带领同学们将目光转向身边最熟悉、最深邃的存在——康乐园里一座座红楼,一同探寻红砖绿瓦间关于医学、关于信仰、关于家国的动人故事。

从文明路到石牌

课堂伊始,郝雅娟书记以孙中山先生的名言“行之非艰,知之惟艰”为引,启发同学们思考“为何而学”。随后,她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山大学从文明路到石牌的发展历程:从首任校长邹鲁“加紧工作、加倍努力”的殷切呼吁,到《坪石先生》中黄际遇教授“知识救国,也是大道”的人生选择,再到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1949届校友黄建树教授意义非凡的一生。这段历史的回溯,生动诠释了一代代中大人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坚守。

从博济到岭南

中山大学医科的历史可以溯源到1866年创立的博济医学堂。康乐园里静立的一栋栋红楼不仅仅是珍贵文物,更是生动的思政课,值得我们去了解探索。郝书记如数家珍——马丁堂、怀士堂、黑石屋……她以参编的《康乐红楼——中山大学校园建筑典范》为例,引导同学们在流淌的历史中感悟校园建筑承载的厚重情怀,鼓励同学们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中触碰大学的不朽灵魂。

康乐园里的医学之光

屈林宾屋、卡朋特楼、马应彪夫人护养院……康乐园里不乏医学色彩。当讲到八大教授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寄生虫学家陈心陶被毛主席三次接见;病理学家梁伯强在显微镜前解析癌症奥秘;儿科医学专家钟世藩在抗战烽火中守护实验室……郝书记强调,一所大学就是一部历史,前辈们用行动勾勒出了“科学报国”的群像,展示出了中山医人的红色担当。

今日的中大拥有文、理、医等传统优势学科,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全面布局,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多方发力。郝书记强调,我们应该为身处这样一所综合实力雄厚的校园而感到自豪,她激励同学们在如此广阔的平台上要有所敢为、有所作为,努力成为高松校长倡导的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复合型人才,在三力的交响中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