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学院港澳台生爱国主义教育交流学习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人:中山医学院

   为响应践行中山大学“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在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这次港澳台生到长沙爱国主义教育交流学习活动。

中山医学院港澳台生爱国主义教育交流学习活动成功举办

   2015年12月11日,我院20位港澳台生顺利抵达长沙,第一站是长沙市博物馆。在长沙市博物馆,同学们见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铜像并致敬,馆内墙壁上镌刻的毛泽东诗词书法,更是让同学们深受震撼。通过导游的耐心讲解,许多同学了解了毛主席整个求学和革命生涯,少年离家立志求学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同学们被毛主席的才华满腹折服,特别是台湾学生,深有感触。

中山医学院港澳台生爱国主义教育交流学习活动成功举办

   第二站,师生一行来到了同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湘雅医学院,与该校的师生就教学特色,就业指导,科研参与,对外交流等领域展开交流。

   第三站杜甫江阁,古典唯美的阁楼,辽阔的湘江,绚丽的书法,悲壮的诗词,让同学们赞叹祖国的大好河山,对祖国幅员辽阔无比自豪,感怀古人并希望自己能进一步学好历史和古文,方便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文化,了解自己祖国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山医学院港澳台生爱国主义教育交流学习活动成功举办

   第二天到达第四站,来到了无数中国人民敬仰又向往的地方——韶山冲。台湾学生说,虽然自己在中学小学对毛主席了解不多,但是通过这趟行程,了解到毛主席有着丰厚的学识,能缔造一个新中国,值得我们尊敬。一位在美国长大的台湾学生说:毛泽东主席能让中国再次立足于世界强国之中、改善全中国人民生活,值得我们尊敬。

中山医学院港澳台生爱国主义教育交流学习活动成功举办

   第五站是全程最让同学们记忆深刻并受触动的地方,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岳麓书院。这里不但是千年学府,也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岳麓书院园林建筑,具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气势显示在前。一千年来,从灵气之地走出过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高嵩焘,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蔡锷,陈天华……他们从这里走进历史史册。让学生和老师们不禁不感叹、佩服这名副其实的人杰地灵之地,也羡慕古人能在天然山水中享受如此清幽的学习环境,课本里的片段记忆,现在都变成了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意境。

   第三天到达了第六站,橘子洲头,在雄伟的青年毛泽东头像前合影。

   之后到达第七站长沙简牍博物馆。博物馆介绍了三国吴简的形制、内容及十二年来对该批简牍的研究成果,使观众能能清晰了解中国简帛学发展历程;也介绍世界各地自古以来文字书写载体的基本情况,使观众充分认识作为文明基本要素的文字在世界各地的承载与传播。这些都使学生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博物馆面向社会招募的志愿讲解员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解说,旁边队伍里的小讲解员只有6岁,却能熟练向游客做介绍,引得同学们啧啧赞叹。

   这三天的湘江之旅,令同学们感受深刻,毛主席对世界的理想与坚持,丰厚的长沙历史文化,大大扩展了大家的历史文化视野,立志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光大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