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报》报道张瑞琳高级实验师:敬业乐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凡的价值
敬业乐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凡的价值
编者按:张瑞琳,女,高级实验师,中共党员。1977年昆明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参加工作30余年来,主要从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与科研、及实验教学、教学准备工作和病原体鉴别诊断工作。1995年任现职以来,发表教改论文和病原体鉴别方面的论文19篇(第一作者);参与他人发表的论文(排名第二以后)10多篇。参与了寄生虫学教研室的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及多媒体课件制作工作。参与他人获得多项教改方面的奖励。在寄生虫学教研室工作期间,开创了多项病原体检验方面的工作,例如,人体附红细胞体的检测,至今已查出感染者近200人;粪类圆线虫病的实验诊断,查出省内外感染者近40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实验检查,至今查出感染者20多例,为临床诊断艾滋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提供了依据。多年来,为广东省和省外多家医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疑难病例患者的病原体进行了正确的诊断和鉴别。
张瑞琳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高级实验师,是一位受到师生一致好评的实验技术专家,大家对她最主要的评价是“敬业乐业”。 最近,笔者因为收集教学方面的素材多次与她接触,她那“敬业乐业”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在“敬业乐业”这个简单评价背后的丰富内涵。
教学实验室里的诊病专家
先说三个故事:
一位广州军区的高级将领,因肝部不适而住院,医生怀疑是肝吸虫病,但多次检查都未见虫卵。其后,家属将一份粪便标本分成5份,其中4份分别送往广州市各大医院检验科,另外一份送中山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检测中心,并点名要张瑞琳检验。张瑞琳很快在涂片中找到了虫卵并发出检验报告。第二天,又有一位医生亲自带着一份粪便标本找到张瑞琳,要她查肝吸虫卵,结果又查出虫卵。一周后,几位军官上门拜访张瑞琳,首先感谢她在他们前后送检的两份标本中找到肝吸虫卵,然后又向她道歉,说其实两份标本均出自同一人。原来他们送去各大医院检查的标本都没有找到虫卵,只有张瑞琳找到了,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再取一份标本换另一个名字来检查,结果又查到了虫卵,于是放心地进行驱虫治疗,果然很快见效。
广州某医院收治了一位肝病患者,B超和CT检查均提示肝内有占位性病变,又查不到别的原因,医生怀疑为“肝癌”,于是实施探查手术。打开腹腔后未发现肿瘤和癌细胞,却从肝胆管内发现一条虫,虫体扁平,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