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辈,践行“三严三实”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正值党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际。9月29日,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陈心陶教授故居。陈心陶教授故居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康乐园东南区241号,毗邻中大图书馆和陈寅恪故居,2014年10月16日起正式开放。
下午3点,大家乘车来到南校区的陈心陶教授故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陈教授当年起居和工作房间,浏览了陈教授的生活及工作用品,并观看了陈教授的生平介绍视频、图片,凝听了讲解员对陈心陶教授事迹的介绍。纪念馆中陈列的每件实物资料和珍贵照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陈心陶教授人格的魅力和主动服务国家需求的科研精神。陈心陶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服务人民、严于律己,既是一位科研成绩卓著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德才兼备的学者。
党支部成员参观陈心陶教授故居
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吴忠道教授、“973”首席科学家余新炳教授、寄生虫学党支部书记何蔼副教授等二十几名师生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过程中,还举行了2015年支部新入党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在陈心陶教授故居内,吴忠道书记带领新入党同志和历年入党尚未宣誓的同志在鲜红的党旗前庄严宣誓。

新党员面向党旗宣誓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和党宣誓仪式,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严三实”精神体会,决心以陈心陶教授为榜样,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努力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人物背景
陈心陶教授先期受聘于岭南大学,而后随岭南大学医科进入原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任教,是中国寄生虫学奠基人之一,一生致力寄生虫学研究。陈心陶教授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调查并整理华南地区蠕虫区系,共发现并命名包括广州管圆线虫、怡乐村并殖吸虫在内的近百种寄生虫新种,在吸虫分类学和生态学领域取得众多开创性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寄生虫学研究上的许多空白,主编《医学寄生虫学》、《中国吸虫志》等多本专著。特别是为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做出了卓越贡献,毛主席曾三次亲切接见并设宴款待陈心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