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医教处:关于启动中山大学北校区本科生科研设计大赛活动暨北校区2008年第二批学生业余科研项目计划的通知

发布人:中山医学院

医科各有关教学单位,各位教师,各位同学:   
  学生业余科研活动是我校在新时期要求下,为培植具有交互式多元化科学思维的医学生的目标而开展的科研活动;也是我校“三早”教育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操作技能与初步科研能力,以及形成我校良好学术氛围的有效方法。北校区本科生科研课题设计大赛至今已举办四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业余科研活动已得了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成为我校医科教育的学生科研品牌项目。
  为更好地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加强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2008年第二批学生业余科研项目的启动由医学教务处与北校区学生会学术部共同举办,以北校区本科生科研课题设计大赛的形式开展,参赛学生须自己选题和设计。具体安排如下:
  一、本科生科研课题设计大赛指导思想
  本活动以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精神为指导思想。
  二、组织
  主办:中山大学医学教务处
 
            中山大学北校区学生会学术部
  三、参赛人员
  中山大学北校区全体在校医学本科生
  四、参赛项目
  (一)参赛项目内容范围:医学或医学相关的科研课题。
  (二)评选标准及要求
  1、自己选题并设计:选题必须是参赛者(组)通过文献综述或预试验后自己提出、并独立完成课题标书的撰写。指导老师对该课题的贡献应在标书中具体说明。
  2、科学性:包括选题的科学或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创新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假设/理论的可靠性等。
  3、先进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
  新颖程度——指该研究课题的选题、立论有创意,有现实意义。
  先进程度——指课题研究的预期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4、实用性——指课题研究预期结果/成果的适用与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潜在的开发价值)。 
  (三)参赛项目申报的基本要求
  1、参赛项目申报
  (1)同一课题小组只能申请一个参赛项目,每名学生只可参与一至两个项目。
  (2)一个参赛项目可有一名或多名成员(不多于八名)。集体项目的小组成员在比赛过程中应保持一致性,不允许中途更换。
  (3)集体项目填写设计标书时须注明组长,组长负责本小组参赛过程中的组织、联络及答辩等工作。每位参赛者都应参与作品的创作,最终作品应该反映出所有成员的协作努力。
  2、不接受申报的项目:
  (l)以往参加过学生科研设计大赛并已获奖而且已经获得了资助的项目。
  (2)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抵触的项目。
  (3)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项目。
  (4)项目设计违背医学伦理原则。
  五、大赛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20089月~200812月。
  六、比赛方式及进程
  12008924-117日:准备并上交课题设计标书(标书格式见附件)。标书电子版请在117日前发到:keyanshejidasai@163.com 由学术部统一集中打印,过期无效。
  220081110日:医学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书面评分。并根据书面评分选出候选获奖作品。
  320081124日:公布候选获奖作品名单(公示)。
  420081129日:候选获奖作品答辩会,颁奖仪式。
  比赛最终得分=书面得分+答辩得分。
  520081210日前
  发文公布2008年第二批学生业余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期限为一年)
  七、奖励
  1、奖项: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项。
  2、奖励:将给获奖者颁发奖状及奖品。
  3、由专家组从获奖项目中筛选出部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强的项目成为2008年第二批学生业余科研立项项目,医学教务处给予相应的研究经费资助开展项目研究。成果优秀者推荐其参与中山大学、广东省和全国大学生科研作品“挑战杯”大赛。

  

 


                                                                                                               医学教务处
                                                                                                               20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