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麻风村孤独老人的交流
孤独老人渴望有人来做客
并赠送了慰问品。
住院部。该村位于“和龙水库”旁边的山谷里,山清水秀,竹树环绕,屋舍井然,一派宁静悠然的乡村景象,但这里却生活着一
个特殊的人群——曾患麻风病的人,他们基本不与外界来往,这些老人均已被治愈,没有传染性,现在,他们最大的伤口是——
孤独。
医学院毕业后,一直陪着这些离开亲人的老人家。凌医生带领我们很快就来到了生活区。我们的到来,给了老人们一个惊喜,看到
我们,他们显得特别高兴,热情的领我们到礼堂休息。等村长来后,支部书记曾嘉伟作了简短的慰问讲话,并送上了自带的几箱食
品,村民们热情的表示感谢。当得知这些礼品是学生们自发出钱买的后,有位老人激动地说:“谢谢你们学校,谢谢你们的关心!”
对他们来讲或许期待的并不是多少物资的捐助,而是渴望来自外界的关怀。
随后,大家开始和村民们亲切聊天,参观他们的食堂、住处、生活环境等。他们三个人住一个房间,宽敞明亮,生活物品还 算齐全 。活动室里的大彩电和报纸成了他们了解外界的眼睛,除了看电视,下棋可能是主要的娱乐方式了。凌医生告诉我们现在村子里还有48位村民,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收治的麻风病病人,现在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可谓是“最后的居民”。他们都已康复,但身体残疾, 并受外界的误解,好多人都没有家,有的是有家不能回,医院也就成了他们安度晚年的休养所。村里现有6名医护人员,实行轮岗
制。老人年纪大了,毛病多,受麻风病所累,他们的手都是拳曲的,很多人丧失抓握能力。由于护理员相对短缺,老人们还是要自己
照顾自己,并且相互帮助,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彼此却已成了相互依靠的亲人。
我们看到,麻风村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期待社会更多的爱心帮助。尽管他们中一些人的肢体是残疾的,但他们的灵魂是完整的,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有与外界交流的渴望。有活动能力的老人也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每年有一二次“广州一日游”的机会,并且每年会有志愿者前来探访,可是这样的机会相对还是太少了。看到老人们和我们聊天的表情,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们那份渴望社会关注的心情。这些进入风烛残年的老人虽然有医护人员的照顾,可是多年脱离社会,心里的孤独始终无法消除。他们因为历史原因被迫离开亲人,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将与“麻风村”一并走入历史。
对于初次走进麻风村的我们来说,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要和老人们说再见了,老人们热情的和我们挥手。我们希望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能够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与包容,使得爱心的接力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一样永不熄灭……

2009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20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