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荣获“女教职工文明示范岗”光荣称号

发布人:中山医学院

根据学校工会关于开展女教职工文明岗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依照评选范围和条件,全校共评出12个单位为2008年中山大学“女教职工文明示范岗”,我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荣获此称号,并在学校第二次女教职工代表大会上作事迹介绍专题发言。

 

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岗目标和先进事迹: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女教职工文明岗”的建岗目标是:发挥女教职工才干,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的、综合的、多功能的、开放性的、网络信息化的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主要成绩:

12008331《中山大学报》“中大人物”栏目报道了中心党支部书记张瑞琳的事迹,树立“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凡的价值”的光辉形象。

2、女教职工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参与国家、省部级和校级教改课题多项;参与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0余篇;共获各类教学成果奖3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广东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二等奖3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

3、创建了“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以实验教学改革带动实验室建设,构建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独立开设两门实验课程——实验生理科学和分子医学。其中,《实验生理学教程》教材被教育部评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并写入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白皮书。率先提出并实施“开放式、研究性”的“实验寄生虫学”、“系解-局解相结合三段式解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4、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了中山大学医科的精品课程、专业和学科建设。《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于04年和05年分获国家精品课程;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法医学被评为广东省省级名牌专业;药理学获国家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获广东省重点学科。《实验生理学》于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5、全面开放实验室,促进学生业余科研,提高学术水平。近 5 年来承担 863 课题子课题、 973 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100 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120 余项、市厅级科研项目 100 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 含国家教委 ), 省、市科技进步奖 16  ; 获专利 15 项。

6、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学创新人才。在全国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继续教育培训班。
 黄俊琪老师(左一)代表中心接受颁奖


黄俊琪老师(左一)代表中心接受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