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梁庆寅常务副书记讲话《我看“教授就是大学”》
我看“教授就是大学”
———梁庆寅常务副书记在2010年教师新春座谈会上的发言
参加今天的教师新春座谈会,我有一个现场的体会,就是感到这个座谈会反映了我们学校的一种文化,虽然是新春座谈会,但是各位发言的老师并没有说“拜年的话”,而是在谈论大学教授的责任,针对教学科研工作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刚才黄达人校长在讲话中又重提了“教授就是大学”,借此机会,我想谈谈我对这个提法的认识,作个简要的解读。凭什么说“教授就是大学”?
我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教授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传统的主要塑造者和弘扬者。一个大学的精神和传统是
第二、教授是大学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尺度。一个大学的学术水平有多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多高,主要是取决
第三、教授是对大学生的人品学品最具影响的群体。具有学人风骨、具有精湛学问的教授会受到学生的敬重,由尊敬而学习,甚至在某些方面去效仿,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从而影响学生的为人和为学。
第四、教授与大学之间共生共息、共荣共辱。教授取得成就,大学会提高声誉,教授出现学术丑闻,大学会跟着丢脸。相应的,大学办得好,教授与有荣焉,大学办得不好,教授也跟着颜面无光。教授与大学之间可以说是扯不断,理还乱。
临时就想到了这么四条,也许是挂一漏万的,希望有时贤作进一步的阐发。
既然提到了教授与大学的关系,就想再多说两句。教授与大学之间是雇佣关系吗?因为要与学校签署聘任合同,可能会有这种看法,我认为不应该这样定位。签署聘任合同是大学制度的一部分,明确责权利,十分必要。但是由此以为教授就是大学的雇员,那就失之表浅了。雇与佣之间存在着博弈关系,如果教授与大学博弈,那会是一种什么情景?我赞成这样一种说法,大学是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学里的所有人共同支撑、建设着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教授之于大学,不是雇员,而是更象“股东”。股东会怎么样?“股东”会忧大学之所忧,乐大学之所乐,“股东”当然也会因为关心爱护而批评大学,但是“股东”更关注的是如何推动大学的发展,因为那是与他利害攸关的。
好的教授,不会止于“拿薪干活”,他们是把研究学术、培养学生作为天职的。好的教授,不会停留在功成名就上,他们是把攀登一个又一个学术高峰作为生活状态的,在我所认识的教授中,有许多人就是这样不断追求进取的。
今天坐在这里四下一看,发现自己无论从教龄还是从年龄上说都是老教师了,既然算是老教师,我想套用毛主席老人家的一句话,大学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大学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江山代有才人出,不信今时无古贤”,青年学者会干得更出色。希望年轻的教授们勇于担当,肩负起办好我们这个大学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