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CDC寄生虫病防控所访问我院

发布人:中山医学院

2011年1月29日下午,广东省CDC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张贤昌主任医师,副所长潘波主任医师就加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专程来到我院访问。 在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吴忠道教授的陪同下,张所长和潘所长参观了热带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并与寄生虫学教研室的教师进行了学术交流。国家级教学名师詹希美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余新炳教授参加了座谈与交流。中山医学院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刘先国教授会见了两位客人。在座谈会上,吴忠道教授和张贤昌所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在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方面的情况,表达了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愿望。

中山医学院与广东省CDC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疾病控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广东省CDC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是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控的专业机构,承担广东省寄生虫病预防控制、监测、预测、预警以及突发疫情的现场调查及技术处理等工作。长期以来,我院寄生虫学教研室积极参与广东省寄生虫病现场防治工作,为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和丝虫病等重要寄生虫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省CDC寄生虫病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我院陈心陶教授还曾任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所首任所长。近年来,我们俩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与配合,积极开展肝吸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疟疾等重要寄生虫病现场防治研究工作,为广东省政府将肝吸虫病防治列入《广东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提供了科学依据。

座谈会上,大家对广东省寄生虫病的流行形势进行了分析。一致认为,我省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在全国率先控制了血吸虫病并一直保持无钉螺状态,也实现了消灭丝虫病的目标,但我省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仍较艰巨,特别是肝吸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感人数多且与广东特殊的饮食习惯有关,防治难度较大;最近一次的抽样调提示,我省居民肝吸虫感染率还有上升的趋势。此外,我省地处热带地区,虫媒病潜在流行或再流行的威胁较大,如疟疾等,要实现在2015年消除疟疾的目标任务也很艰巨。最近的调查还发现部分地区儿童蛲虫感率达50%以上,也发现了多例感染地点不明的包虫病患者。因此,寄生虫病的流行和疫情现状与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极不协调,加强防治与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本次交流,进一步加深了相互的了解,达成了加强防治科研合作的多项共识,包括开展定期的学术交流活动、围绕中国疟疾消除计划开展疟疾传播动力学与预警技术研究、在疫区现场建立肝吸虫病鱼用疫苗现场实验与推广实验基地、加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研究等内容。双方并就联合申报国家级重大项目,共同组织申报科研成果和开展人才培训等进行了研讨。大家还同意在今年清明节期间,联合组织一次为陈心陶教授扫墓和考察血吸虫病原疫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