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7日,我院寄生虫学党支部组织教研室师生,与广东省CDC寄生虫病研究所的同行、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及当地卫生系统代表、三水六和小学师生代表共60多人,一起来到位于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六和村的陈心陶纪念碑,为陈心陶教授扫墓,缅怀这位为我省率先消灭血吸虫病做出卓著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著名寄生虫学家,学习他热爱祖国、务实创新的崇高精神。
陈心陶纪念碑位于佛山区三水区南山镇九龙岗,山上松柏环绕、林木葱郁,山下是规整的厂区和绿地,不远处还是佛山市的旅游胜地南丹山,呈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景象。三水区曾经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血吸虫病重灾区,如今这里已旧貌换新顔。1990年夏,三水县委、县政府为了纪念陈心陶教授,决定在他长期工作过的六泊草塘九龙岗第一个山麓为他树立纪念碑。纪念碑由古朴的青石雕刻成一本打开的书本形状,45度角斜放。左边书页写着“纪念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家优秀共产党员陈心陶教授(1904-1977)”,右边书页写着“他和三水县人民共同奋战,为消灭血吸虫病作出了卓越贡献”。陈心陶教授是我国科学家中第一个受到如此礼遇的,从这点就可以看出陈心陶教授在当地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陈心陶教授的纪念碑就静立在这块他和同事们曾经艰苦奋斗过的土地上。这里是一个伟大生命的终止点,也是一种崇高精神的永生处。
扫墓活动由三水区副区长黎延坤主持。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肃立陈心陶纪念碑前,列队向陈心陶教授献花、致敬。
吴忠道副院长首先代表中山医学院学院致辞。他回顾了陈心陶教授作为爱国科学家的光辉一生。他说,陈心陶教授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的老主任,是我校寄生虫学科的奠基人,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34年了,但他的光辉事迹仍然铭记在我们心中,他为学科发展、为消灭血吸虫病所作出的卓著贡献仍然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可以告慰陈心陶教授的是,近年来,中山大学寄生虫学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体寄生虫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詹希美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余新炳教授作为“973”首席科学家获得了中山医学院第一项“973”项目。陈心陶教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努力,为国家的医学教育、学科发展和疾病防治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广东省CDC寄生虫病研究所张贤昌所长接着致辞,他介绍了陈心陶教授创建的“广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的历史,回顾了陈心陶教授为广东省疾病防治事业所作的突出贡献。陈心陶教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省几代寄生虫病专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了消灭血吸虫病和丝虫病的防治目标。他表示,新一代“寄防”工作者,将会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遗志,努力实现控制和消除疟疾、肝吸虫病的防治目标,为广东省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三水区的卫生局刘小侠局长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陈心陶教授为三水区消灭血吸虫病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感谢陈心陶教授为三水人民的疾病防治事业所建立的卓著功勋。刘局长在讲话中还特别提到,经过三水人民的多年建设,当年陈心陶教授工作过的地方已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佛山市生态休闲度假区,当年血吸虫病区的人民过上了安定富裕的生活。这些都与陈心陶教授当年的贡献密不可分,三水人民将永远铭记陈心陶教授。
随后,大家向陈心陶教授纪念碑三鞠躬,并拜谒了陈心陶教授墓。
陈心陶教授是上个世纪我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是我们中山大学光荣,是我们中山大学标志之一。陈教授给我们后人留下了重若泰山的宝贵财富,这不仅包括重要的科学发现,不朽的血防功勋,还包括终生不渝的爱国情怀,以及作为杰出科学家的完美品格。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必将恒久流传,永远激励着后继者向前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