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广州管圆线虫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人:中山医学院

    2013年11月22日至24日,第三届国际广州管圆线虫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和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和生命科学学院寄生生物研究中心承办。
     11月23日上午,研讨会在中山医学院科技楼博学厅举行。生命科学学院伦照荣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医学院院长黎孟枫教授致欢迎词。24名代表在会上作了有关全球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现状、广州管圆线虫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宿主感染的检测方法、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健康教育、宿主与广州管圆线虫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围绕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病原生物学、基因组学、流行病学与防治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24日下午,与会专家在中山大学南校区生物楼205会议室就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策略及优先研究方向进行了细致讨论,确定了今后三年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的工作思路和优先发展方向,并确定第四届广州管圆线虫研讨会于2016年在澳大利亚举行。我校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吴忠道教授对本次研讨会作了总结性发言,并欢迎各位专家常来我校交流访问、开展合作研究。
     本次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吸引了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马来西亚、泰国及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从事广州管圆线虫研究及疾病防治的学者专家参会,国外和境外专家达16名,包括马来西亚科学院资深院士、马来西亚大学荣誉教授Hoi-Sen Yong博士,美国Pacific Biosciences Research Center教授、国际广州管圆线虫合作联盟的发起人Robert H. Cowie博士等该领域的知名学者,显示出该领域专家对本次会议的高度重视。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促进了不同地域研究人员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展示了在广州管圆线虫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也加深了本领域专家国外同行对我校广州管圆线虫研究工作的了解,扩大了我校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

第三届国际广州管圆线虫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广州管圆线虫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广州管圆线虫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背景材料: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新现的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1933年,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教授发现了广州管圆线虫,并于1935年对该虫进行了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1988年,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家徐秉锟教授确诊了我国大陆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拉开了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研究和防治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出现过多次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暴发事件,泰国则是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最多的国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均有病例报告。因此,广州管圆线虫病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08年和2010年分别在泰国、美国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国际广州管圆线虫学术研讨会,并建立了包括我校专家在内的广州管圆线虫国际学术联盟。近年来,我校广州管圆线虫研究团队也分别获得国家“863”计划、“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工作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