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孙逸仙纪念医院携手举办中山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的通知
中山大学为华南地区最高学府与学术重镇,是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医科的学科水平居于国际前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国家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阶段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中山大学医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 中山医学院:背靠云山,荟萃医学研究之翘楚
一个目标:建设世界一流的医学院
三项使命:为世界一流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教学平台
为世界一流医疗服务提供强大的学科支撑
为世界医学发展提供一流的医学成果、
两级平台:国家级3个,部省级15个
临床医学分子诊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临床与转化医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脑功能与神经疾病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4个
四方优势: 一流的学科平台
优秀的学术传统
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
催生优秀科研成果产出
五鼎支撑: 科研仪器中心
动物实验中心
生物安全实验室
电镜技术平台
转化医学技术平台
六大群体:以疾病基础研究为导向,在病原生物学与热带病防治、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病理生理学基础、 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神经生物学、基础免疫学与免疫治疗、干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再生、肿瘤生物学与组学具有显著优势,并形成相应研究群体。
- 孙逸仙纪念医院:面朝珠水,昂扬研究型医院新姿态
四大源头:中国近代第一家西医医院
中国西医学教育的摇篮
中山大学医科的发源地
孙中山先生学医及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两个三角:院区倍增,形成院本部-南院区-海珠新院区“小三角”,
花都院区-深汕中心医院-增城院区“大三角”
六大学科群:“大专科,小综合”布局,重点打造肿瘤学科群、心血管学科群、妇儿学科群、免疫代谢学科群、骨神经康复学科群、头颈疾病学科群
五大平台:集医疗技术、基础科研、临床研究、转化医学、生物医疗器械研发五大平台
以近四万平米的实验场地为载体,价值过亿的仪器设备为保障
拥有各级重点实验室、国合基地、研究中心
以RNA医学、临床免疫研究为特色方向
招聘方向:
中山医学院:医学、生命科学及相关传统或交叉学科。重点招聘方向:1、病原生物学与热带病防治;2、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基础;3、神经疾病基础与神经生物学;4、干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再生;5、肿瘤生物学与组学;6、代谢性疾病病理生理学基础;7、生物医学信息研究;8、法医学基础与应用研究。
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生命科学及相关传统或交叉学科。重点招聘方向:1、疾病防控基础与转化研究;2、医工结合相关领域(医疗设备研发、生物医学材料、新药及试剂研发、3D打印等);3、免疫细胞治疗领域 ;4、RNA结构领域;5、组学整合研究(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6、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
招聘岗位
1.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岗位
岗位要求:取得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的领军人才或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青年杰出人才或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
2. 专职科研系列岗位
岗位要求: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优秀博士后或博士,或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经历的人员。
3. 岗位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报名条件:
年龄不超过40周岁;取得海外或国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并有连续2年及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发展潜力,拟依托中山大学申报各类人才项目,以及申请我校“百人计划”、专职科研或博士后职位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费用说明:我们将为受邀学者统一安排论坛期间的免费食宿,并提供交通补贴(实报实销)。
报名步骤
打开网址,在5月5日前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会议选择“2019年6月1日珠海论坛”,意向单位选择“中山医学院”或“孙逸仙纪念医院提交;
网址:
http://uems.sysu.edu.cn/hrrecruit/product/mobile/index.html#/login?FM_SYS_ID=hrs
2. 学校反馈报名信息至您所选择的学术交流单位;
3. 学术交流单位与您联系并发送正式邀请函。
联系方式
1、中山医学院
联系人:陈老师 朱老师
联系电话:86-20-87332129
联系邮箱:zsyrs@mail.sysu.edu.cn
单位网址:http://zssom.sysu.edu.cn/
2、孙逸仙纪念医院
联系人:陈老师 宋老师
联系电话:86-20-81332326
联系邮箱:zseyrcgz@126.com
单位网址:http://www.syshos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