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0年度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通知

发布人:陈晖

各系、教研室、所、中心:

        接科学研究院通知,根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财教〔2016〕277号)、《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实施试行办法》(中大办〔2010〕2号)的规定,现就2020年度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申报有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别及申报要求

本次申报共四类,包括青年教师培育项目、优秀研究生创新发展项目、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计划。具体要求如下:

        (一)青年教师培育项目

        1.申报条件

        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40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有一定科研素质和科研发展潜力的在岗青年教师。优先支持申报过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拟入库项目负责人应申报2020年度国家级项目。

 

        具有以下情况者不予资助:申请人获得博士学位5年(含5年)以上,没有主持过科研项目并且没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历年来获得过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和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获得过2018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的资助。

        如项目负责人为专职科研编制或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第二负责人(不计入成员,在申请书后签字),以保证项目完成质量,项目的中止率会影响今后本单位青年教师培育项目预算额度的分配。

        2.研究期限、资助额度

        本类项目研究期限3年,学校拟资助我院2020年度该项目额度为100万,单项资助强度待定,但最高不超过20万元/项。

        3.具体组织形式及需提交材料

        目前教育部尚未下达我校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预算额度,因此本次项目征集先由二级单位根据下达的入库项目预算控制数进行组织遴选和排序入库,待我校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预算额度确定后,由科研院根据各二级单位报送的推荐入库项目排序、最终预算额度择优出库和公示、按程序报批。具体如下:

        (1)科研院以各二级单位40岁以下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占学校总数的比例为基础,结合我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立项数、基本科研业务费执行进度等指标,测算我院的入库项目预算控制数。(具体入库项目预算控制数另行通知)

        (2)申请书完整版1份,匿名版5份,申报清单1份。上述材料电子版发送至联系邮箱,纸质版交至科研工作室。   我院将组织专家评审确认拟入库项目,经公示无异议后,将项目申请书(一式一份)、推荐入库项目排序清单、组织过程文件(含组织遴选和中后期管理细则、专家意见/单位意见原件、组织过程说明文件),加盖本单位公章后报送科研院。

         (3)科研院对各二级单位推荐的推荐项目进行审查,通过形式审查者,根据二级单位报送的推荐入库项目排序及最终预算额度择优出库按程序报批,项目立项后各二级单位自行建档进行中后期管理工作,科研院以抽查方式进行检查。

        (二)优秀研究生创新发展项目

        1.申报条件

        支持思想道德品质优秀,学习成绩优异,科研发展潜力突出,对专业发展有创新理念的在校研究生及早进入科研活动,参与重大重点项目研究,培养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类别项目应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完成,导师为第二负责人。申报项目要求立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充实,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不得与已立项各类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重复。

        本年度优秀研究生人选的导师应为本校在编在岗教师,且主持或参与了2019年度我校牵头的重大重点项目(以批文时间为准,定义见附件7)。具体人选应由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组成员所带的研究生中优选。每个重大项目资助2个研究生,重点项目资助1个研究生。每个研究生本年度只能获得1次资助。

        2.研究期限、资助额度

        本类项目研究期限1年,资助标准为5万元/项。

        3.具体组织形式

        本类别项目立项程序为项目负责人遴选、学院审查、报送入库项目清单、科研院进行复核和公示、确定出库项目。

        4.需提交材料

        项目申请书(一式一份,附件需附上2019年度立项的重大重点项目批文及项目立项文件人员信息页备查)、推荐入库项目清单、项目负责人签字的遴选过程说明。上述材料的电子发至联系邮箱,纸质版交至科研工作室。

        (三)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

        1.申报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我校在编在岗的青年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主要支持科研工作较突出,具有竞争未来大科研项目或高层次科研人才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系统的自主创新研究工作,培育学术带头人,优先支持申报过国家级人才类项目及重大重点类项目的负责人。拟入库项目负责人应申报2020年度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过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支持者不予再次资助。

        2.研究期限、资助额度

        本类项目研究期限2年,资助经费为30万元/项。

        3. 具体组织形式

        本类别项目自由申报,我单位形式审查后上报至科研院,科研院组织专家统一进行评审,择优确定入库项目。

        4.需提交材料

        项目申请书及相关附件(一式七份)、申报项目清单。上述材料电子版发至联系邮箱,纸质版交至科研工作室。

        申请书中的“申请代码”请参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代码表填写。

        (四)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计划

        1.申报条件

        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在50岁以下(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备正高职称、在编在岗的教师。

        理工医农科:本次申报理工医农科仅启动“交叉学科培育项目”。交叉学科培育项目重点支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从0到1”的原始创新研究及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研究,其科学问题应源于多学科领域交叉的共性难题,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征。项目内容应至少为数理、化学、生命医学、地球、工程与材料、信息、管理中的2个大类学科交叉,例如医工结合;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脑与类脑、纳米技术、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项目团队需至少包括2个二级单位,二级单位之间需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分工。优先支持申报过国家级重大重点类项目的负责人。

        2.研究期限、资助额度

        本类项目研究期限2年,资助经费为50万元/项。

        3.具体组织形式

        我院形式审查后上报至科研院,科研院组织专家统一进行评审,择优确定入库项目。

        4.需提交材料

        项目申请书及相关附件(一式七份)、申报项目清单。上述电子版发至联系邮箱,纸质版交至科研工作室。

        申请书中的“申请代码”请参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代码表填写。

        二、申报注意事项

        (一)同一申请人同一年度只能申请1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二)作为团队成员参加者合计不得超过两个项目(包含在研和申报)。

        (三)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申报不予受理

        1.申请人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2.目前有在研学校支持的各类培育项目,如各类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三大建设培育项目等;

        3.已获得2018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的负责人;

        4.申请内容与已获得各类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重复;

        5.无正当理由未按期完成所承担科研项目的,或被上级主管部门撤销/终止的;

        6.申请人须如实填写已获各类科研项目情况,如有隐瞒,将取消申请资格。

        (四)立项项目按年度下拨经费,拨付经费须按计划使用。当年拨付经费当年使用完毕,年度结余经费学校将于11月10日前收回学校统筹且不再返还。

        三、时间节点

        12月23日:申报青年教师培育项目请于2019年12月23日前报送申报材料;

        12月30日:申报优秀研究生创新发展项目、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计划,请于12月30日前报送申报材料。

        请严格按照时间要求报送,逾期不予受理。

 

 

 

        附件: 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2016〕77号》

                  2.《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实施试行办法》(中大办〔2010〕2号)

                  3.青年教师培育项目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4.优秀研究生创新发展项目申请书及汇总清单

                  5.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申请书及汇总清单

                  6.  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计划申请书及汇总清单

                  7. 优秀研究生创新发展项目重大重点项目范围

 

        联系人:陈晖、沈洪燕

        联系方式:87330567、87331003

        联系邮箱:zsyky@mail.sysu.edu.cn

       科研工作室地址:办公楼前座21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2019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