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携手,共战疫】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研究工作
3月13日,中山医学院召开新型冠状病毒科研攻关BSL-3实验室工作启动会,标志着我院正式启动新型冠状病毒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工作。
为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研工作,今年1月底,学院决定紧急启动BSL-3实验室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相关实验活动。但BSL-3实验室当时正处于整顿待升级改造的停运状态,要投入使用面临诸多困难。学院党委书记吴忠道教授和副院长邓凯教授亲自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实验室彭毅、罗海华、卜秀青和陈剑煌四名党员技术员主动请缨,放弃春节休假立即赶回学院,全身心投入BSL-3实验室启动前的准备工作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学校邰忠智副校长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顺利完成实验室的各项整改工作,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实验资质申请,硬件设备的检测、维修,实验活动备案,实验耗材采购,实验人员强化培训、考核等,确保了BSL-3实验室按计划于3月13日正式启用。
至今, BSL-3实验室已经正常运行多日,张辉教授的疫苗团队已进入实验室开展抗疫攻关科研工作,各项实验工作正顺利平稳地开展。在实验活动开展的每一秒钟里,生物安全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坚守着生物安全管理岗位,以自己实际行动参与抗“疫”战斗中。对BSL-3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不但需要承受着高致病性的实验风险压力,还担负确保进入实验室的操作人员的安全,确保校园及社会安全的重大责任。他们表示,要严格操作规程、全程监控实验的每一步,确保不出现一丝疏漏,为国家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科技攻关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山医学院召开新型冠状病毒科研攻关实验工作启动会

中山医学院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人员坚守在工作岗位
附:中山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简介
中山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是中山大学校级公共实验平台,依托中山医学院管理,旨在为学校乃至广东省、华南地区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条件支持,为多项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任务提供支撑服务。实验室于2003年4月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许可并投入专项经费建设,2005年1月完成建设工程竣工验收,2006年8月列入国家发改委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计划,于2008年9月正式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2009年5月获卫生部颁发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资格证书,是高校首批获科技部实验室建设资格审查批准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之一,也是目前华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可从事高致病性人类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实验室。
实验室总面积130 m2,其中核心防护区面积约55m2,拥有3间核心实验室(包括1间小动物实验室和2间细胞实验室),各核心实验室均配备了生物安全柜、二氧化碳培养箱、台式冷冻离心机、倒置显微镜等安全设施设备和应急设备。
(稿件来源: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初审:谭勇;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吴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