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高国全教授团队关于糖尿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在《Diabetologia》发表

发布人:贺素磊

        世界范围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在40-70岁的男性发生率超过50%,中国大陆40岁以上男性ED患病率为40.56%,E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起不育。代谢异常可能是多数ED的致病因素,糖尿病患者ED患病率高达50-75%,但介导糖尿病ED(DMED)的关键调控分子及机制尚不明确。近日,我院高国全教授团队关于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于2020年5月6日以研究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在糖尿病领域国际经典TOP杂志《Diabetologia》(IF=7.1),题为“Elevated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induces diabetic erectile dysfunction via interruption of the Akt/Hsp90β/eNOS complex”。

1

        PEDF是本团队长期研究的脂肪分泌因子,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PEDF诱导内皮细胞凋亡(JBC 2014, Biochem Pharmacol 2014),抑制糖尿病足的血管新生(Diabetes 2015)。本研究发现DMED患者血浆中PEDF的水平显著升高,PEDF水平与血浆NO水平和勃起功能呈负相关。过表达PEDF可显著抑制海绵体内压力(ICP)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磷酸化;PEDF抗体和基因敲除则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和小鼠的ICP和eNOS磷酸化。机制上,PEDF促进了海绵体内皮细胞hsp90β的膜转位,并直接与膜转位的hsp90β胞外侧氨基酸残基341–724结合,随后阻断细胞内hsp90β/ Akt / eNOS复合物的形成并下调eNOS磷酸化。目前,口服PDE5抑制剂(伟哥)成为ED治疗的首选方式,但DMED患者对PDE5抑制剂反应不佳且副作用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下调PEDF或研发PEDF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新靶点。

        博士生车迪,方珍珍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周倜副教授,高国全教授,杨霞教授是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受到科技部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rdcu.be/b3Z5q

(稿件来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高国全教授团队;初审:谭勇;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吴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