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送瘟神 牢记使命守健康——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师生拜谒陈心陶教授墓

发布人:中山医学院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作为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祭祀节日,清明节是祭祖扫墓与缅怀先烈的重要日子。为继承和发挥中山大学“红色基因”传统,铭记前辈们心系国家、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中山医学院党委组织拜谒陈心陶教授墓活动,以缅怀先贤,重温历史,激励后人,不忘初心。

414日,中山医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寄生虫学教研室全体师生、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及佛山市三水区卫健委职工代表共106人来到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六和村陈心陶纪念园,为陈心陶教授扫墓,深切缅怀这位为广东省率先消灭血吸虫病作出卓著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著名寄生虫学家。

 拜谒仪式上,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吴忠道教授发表讲话,介绍了本次党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他希望各位党员同志能够以陈心陶教授为榜样,坚定信念、提升修养,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努力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他希望参加活动的各位青年学者能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陈心陶教授为模样,心系国家发展和需求,坚持三个面向,努力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提高中国的科技竞争力作贡献,为中山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作贡献。随后,吴书记带领全体党员举拳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入党初心,时刻牢记自己对党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三水区疾控中心蔡文安主任也作了发言,他回顾了广东省血吸虫病防治历史,追忆那段陈教授与三水区人民共同抗击血吸虫病的艰苦岁月。接着,余新炳教授详细介绍了陈心陶教授的生平功绩,回顾了陈心陶教授求学、任教、领衔血吸虫病防治的光辉人生历程。简单朴素的历史文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伟人不平凡的人生写照,以及在那个“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大时代背景下挺身而出、舍我其谁的无私奉献精神。最后,青年教师代表、寄生虫学党支部书记吕志跃教授发言,他表示,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每一名青年学者都肩负着新的使命。我们青年人要继承发扬陈心陶教授崇高的爱国主义和使命担当精神,以及舍弃个人利益心系国民健康、不惧挑战、敢为人先的光荣传统,增强紧迫感和努力责任感,努力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为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和健康中国而奋斗。

1

参加活动的师生肃立在陈教授的纪念碑前,向这位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前辈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纵使岁月流逝,疫区人民已然为他竖起了永恒的丰碑。陈心陶,一个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的名字!(寄生虫学教研室供稿)

2

陈心陶纪念碑简介:1990年,广东省三水县人民政府、六和镇人民政府在重点疫区的旧址(即今天的南山镇九龙山)建造了“陈心陶纪念碑”。纪念碑现已成为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