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1年拟举办国际会议预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人:陈晖

各系、教研室、中心、研究所: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各类在华举办的国际会议应于承办或对外宣告、承诺举办的前一年履行预报手续,对未纳入年度计划或未通过教育部初审的会议,原则上不予受理正式报批。会议预报制度旨在限制重复举办相同的会议,防止出现先对外承诺后申报的现象。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根据工作安排,开展2021年国际会议预报工作。如有在2021年举办国际会议的计划,请务必参加本次预报。

        一、预报方式

        按照《国际会议申报指南》(见附件),在教育部国际会议报批平台(http://econf.hust.edu.cn)进行预报。

        二、截止日期

        学校申报截止日期为2020年11月15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于当日汇总各单位预报结果,正式启动上报教育部的校内OA流程。

        三、注意事项

        举办国际会议应符合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按照谁申报、谁负责,谁主办、谁主责的原则,不得将会议主办权交给合作单位甚至外方。

        举办国际会议要目的明确、主题鲜明,不得举办内容重复、空泛的国际会议;要严格控制会期、会议规模和会议规格,中外参会代表的比例应适当;不得借举办国际会议之名行创收营利之实。

        重大国际会议的预报每年一次,逾期不再补报。一般国际会议每年可分两次进行预报。

        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的国际会议应提供线下参会人员规模、范围及疫情防控预案,并向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备。与境外非政府组织合作举办或接受其资助的国际会议须在会前到属地省级公安机关履行临时活动备案手续。

        经批准举办的会议,不得随意更改会议规模、举办时间、邀请人员名单等关键要素。已作为一般会议批准的国际会议不得随意升格,不得随意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府正部长及其以上官员或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重要阁僚出席会议。

        要切实做好会议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按规定时限要求在教育部报批平台上填报会议总结和相关材料,从2021起,新会议申请受理将与是否按规定时限报送会议总结挂钩。

 

 

        附件:国际会议申报指南

  

        联系人:陈晖、沈洪燕

        联系方式:8733056787331003

        联系邮箱:zsyky@mail.sysu.edu.cn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20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