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为学习贯彻学校决策部署,2021年3月29日中午,中山医学院召开线上会议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吴忠道主持,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及教职工参加会议。

图 中山医学院召开线上会议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会上,吴忠道书记重点解读和传达了罗俊校长在中山大学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上所作《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矢志一流大学目标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大会主题报告。
吴书记指出,罗校长在报告中总结了学校“十三五”时期立德树人的主要成绩。十三五期间,学校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大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三个面向”办学指导思想,凝练“让国家首先想到、让社会首先想到、让学界首先想到”的办学标准和“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创造性提出构建“五个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学风。同时,报告还分析了学校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目标和路径,提出了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吴书记强调,学院要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围绕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建设“名医摇篮”的发展定位,明确四大关系(即统一目标与学科特色的关系,统一要求与学院特色的关系,统一标准与因材施教的关系,以及统一进度与遵循规律的关系),坚持四大原则(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坚持扬优、补短、强特色,坚持长短结合、速度与稳定兼顾,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把学科发展作为主线,着力建设高质量的“五个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做到本科生要“扎好马步”、硕士生能“登堂入室”、博士生有“一席之地”,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议还传达了学校其他有关工作布置和要求。
【学习心得】
参加今年的春季工作会议,为学校“十三五”期间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欢心鼓舞,对学校“十四五”规划更加充满信心。相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们中山大学在建设现代化中国的新征程中,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对标“三个首先想到”的标准中,将不断完善“五个融合”育人体系,进一步彰显中山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特色。罗俊校长在报告中对中山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扎好马步、登堂入室、一席之地”的具体要求,为我们进一步落实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举措提供了指引。中山医学院是中山大学医科教育的主体学院,肩负建设"名医摇篮" 和培养有情怀的卓越医学工作者的光荣任务。我们要进认真学习罗俊校长的报告,进一步检视学院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研讨,形成共识,在不断发挥优良传统的同时,勇于守正创新,积极推进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三早四新五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基础厚、能力强、后劲足、有情怀”的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为我校医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中山医更大的贡献。
——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 吴忠道教授
人才培养质量是评估一所大学的关键指标之一,学校本次春季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也直面了我们对标党中央要求和一流大学的建设标准的短板,同时提出了下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与要求,这将是我校以及医科人才培养质量腾飞的标志性会议!中山医学院要按照“五个融合”的要求,以“四新”(新理念、新定位、新内涵、新医科)引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基础与临床教学融合,进一步夯实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宽厚基础,着力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为将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名医摇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山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匡铭教授
罗俊校长的报告系统、深刻阐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重大核心问题和实施路径,强调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我校“十三五”期间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同时深刻分析了存在人才培养体系亟需健全、治水创优成效未达预期、全过程管理尚不完善、尊师重教文化亟待重塑、思政引领作用仍需加强、医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尤其是指出了医学教育中存在“临床导向不突出、基础与临床融合不足”的问题,我认为这将是我们学院目前和将来相当长时间的核心工作和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需要在学校的顶层引领,和主管部门、兄弟学院、附属医院齐心协力、凝聚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思路和路径,并落实落地。学院经过认真调研准备从8年制的培养方案改革入手,根据罗校长报告要求的“长短结合、速度与稳定兼顾”原则,先对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良,通过基础和临床课程整合、减少课程时间,实行基础、临床贯通式的双导师制,通过五个融合和科研、临床能力的进阶培养,优先解决目前8年制培养的主要短板,使之能达到临床医学博士的毕业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和临床导向的课程融合并逐步推广到临床医学5年制的学生,建立具有中山大学特色的医学培养体系,建成“名医摇篮”,培养有情怀的卓越医学人才。
——中山医学院副院长 高国全教授
罗俊校长在今年的春季工作会议上作的《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矢志一流大学目标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总结了学校“十三五”时期立德树人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学校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目标和路径,提出了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为做好“十四五”时期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了力量。
中山医学院学工办将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突出政治统领,加强思想引领,扎实推进“五个融合”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三全育人”,引导师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有情怀的卓越医生,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中山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信文君教授
经过“十三五”的发展,我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已取得显著成绩。罗俊校长的报告明确了中山大学“十四五”期间在落实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和具体实施路径,特别提到改革创新医科培养体制、突出医科教育临床导向的新要求,符合医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我们要切实领会罗俊校长的报告内涵,深刻剖析我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尤其完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相融合的培养体系,为提升中大医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而努力。
——中山医学院副院长 周家国教授
这次春季战略研讨会上罗俊校长的报告,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成绩,分析了目前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7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我们下一步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以及几大主要遵循。特别指出了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临床导向不突出、基础与临床融合不足”的短板,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应在我们进一步优化医学教育模式、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名医摇篮“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围绕上述问题的解决而努力。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我们还需要在如何增长医学生的知识、见识、本领上多下功夫,让“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学风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提升本科生继续深造率。本次会议为学校“十四五”的发展开好了局、起好了步,我们将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喜迎党的百年华诞,以高质量的医学教育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中山医学院副院长 王淑珍
今年春季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人才培养工作,罗俊校长作了题为《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矢志一流大学目标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大会主题报告。罗校长在报告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学校的根本使命。在人才培养工作,首要的是“高质量的党建引领”,突出人才培养的政治定位,培养人才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人才培养的路径上,罗校长提出“五个融合”、“三全育人”、招宣改革与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措施。此外,在强化“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同时,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也进行了阐述,提出本科生要“扎好马步”、硕士生能“登堂入室”、博士生有“一席之地”,全面提升中大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人才输出。
在这次会议上,罗校长对医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强化以临床为导向、以名医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特别是要推进八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也是我们学院接下来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
——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主任、中山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支部书记 蔡卫斌教授
通过吴忠道书记传达的学校2021年春季会议精神,我进一步理解了“十三五”时期,我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能力。作为中山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工作人员,我将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关心、教育并引导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为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高质量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山医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张雪辉
(稿件来源:党务工作室,初审:谭勇,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吴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