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王庭槐教授“激越四段式”教学首次实现跨四校多专业线上教学
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加速了在线教育从“新鲜感”转向“新常态”发展。为推动生理学在线教学改革及探索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新模式,我校国家教学名师王庭槐教授于5月20日-6月5日组织中山医学院、广州新华学院、西南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4校的医学及医学相关等10个专业学生开展跨校际跨专业线上“激越四段式”教学,累计参与师生275人,该教学活动获得了师生广泛好评。我院生理学教研室向秋玲教授、助教许晓丹和龙芷源博士参与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表现优异。
“激越四段式”教学是我校王庭槐教授基于“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立的以“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为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包括STEP1“精讲导学”、STEP2“自主学习”、STEP3“小组研习”、STEP4“成果展示与分享”四个教学阶段。据悉,本次线上“激越四段式”教学“成果展示与分享”于6月5日上午9点在钉钉在线课堂进行,8组来自4个学校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卫检、信息资源管理、医学影像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眼视光学专业的学生组成跨校际跨专业学习小组并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

王庭槐教授进行STEP4教学
课堂上,王庭槐教授首先对本次教学的心梗患者病例资料作详细介绍,助教许晓丹博士介绍STEP4的评奖奖项及细则,接着8组学生围绕该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结合ECG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患者进行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报告:中山医学子基于心脏神经解剖结构生动地介绍了心梗患者心绞痛的成因及痛觉的神经传导过程;新华药学专业学子结合病例,阐述患者为何可进行溶栓治疗及从药理机制角度详细地介绍了溶栓治疗;桂林医学子运用心室-压力容积环等相关知识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价,西南医学子阐述了抗凝治疗药物的分类和应用原则。各小组尽现风采,互相激发,共同学习,其中中山医学子凭借扎实的基础,在汇报中娓娓道来,在答辩过程中有理有据,最终在8个小组中脱颖而出,赢得4校师生的认可,获得“最佳全能奖”“最佳展示奖”,与西南医科大学和桂林医学院学子共同获得“优秀团队奖”“拓展创新奖”。

中山医学子进行成果展示与分享

“激越四段式”教学法STEP4——成果分享与展示的评奖结果
据悉,在对本次教学效果评价中,92.3%的学生认为这种跨校际跨专业间的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习动力,训练了思辨能力,提升了沟通能力,极大地拓宽了视野,突破了自身的认知局限,超过80%同学表示愿意再次参加同类型教学活动,这表明“激越四段式”教学法可依托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真正意义上突破了地域局限,实现了跨校际跨专业交流学习,提升了在线教学的质量。该教学法的首次实现是疫情常态化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在线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之举,也是逐渐建立起与信息化教育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模式的重要体现。
(稿件来源:生理学教研室,初审:张晓红,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吴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