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医•名人】我院2018年第一期“名师•名医•名人”大讲堂顺利举行

发布人:中山医学院

    3月9日晚7点,由中山医学院主办、中山医学院团委学生会承办的“名师•名医•名人”大讲堂2018年第一期讲座在北校园科技楼十五楼博学厅举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殖生物学部门主任、妇产科系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薛人望教授和他的妻子著名台湾旅美作家李黎女士应邀作了《用演化论看医学》和《科学与文学的互动》的专题讲座。学院党委陈昌龄副书记以及约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李黎女士的报告首先从她如何看待“科学与文学的互动”问题抛出,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她与薛人望教授共同合作翻译出版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的经过,以及之后他们通过科学与文学结合创作出的美好结果。他们曾设想过男人怀孕的可能,并以此写成了长篇小说《袋鼠男人》,该篇小说还改编拍成了同名电影。同时,李黎女士还介绍了她与茅盾、巴金、钱钟书先生等文学巨匠结缘的经历。        
    随后,薛人望教授以题为《用演化论看医学》的报告从达尔文进化论研究开始,图文并茂的介绍了他的科研兴趣及研究方向,为在座的医学生们阐述了如何使用evolution的方法,通过比对基因的序列找到新的激素,其中举例新发现的激素relaxin激活孤儿受体的研究过程。薛教授引用李黎女士的话:“大脑的一半是科学,一半是文学。”科学与文学看似迥然相异,但其实是可以互动的,甚至是可以结合的。薛教授与妻子李黎女士多次合作出版的文学作品,正是这个道理的美好诠释。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向两位专家踊跃提问,精彩的互动引起全场阵阵掌声,气氛很是热烈。学生代表向薛人望教授和李黎女士赠送了学生手绘的《孕育》素描画,陈昌龄副书记为两位专家颁送了授课证书。
    陈昌龄副书记作了总结讲话,他首先向薛人望教授和李黎女士表达衷心的感谢。他总结到今天的讲座两位专家从演化论的角度谈医学,人文和科学的融合,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文学可以让科学变的更加生动有趣、更有意义和无限的空间,但文学的许多素材和创意也来自科学,所以文学和科学需要相互学习、相互渗透。这就鼓励我们在座的医学生们学好医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做好全面发展。
    中山医学院“名师•名医•名人”大讲堂是学院围绕学校“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两个课堂协同育人水平的重要举措,每学期会定期开展,助力同学们“学在中大、追求卓越”。(中山医学院团委供稿)

 

 

1

 

附两位专家的简介:

    薛人望教授简介:194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美国华人生物学家。196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动物学系,翌年赴美深造。1973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州普度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1975年获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殖生物学部门主任,妇产科系终身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拥有专属实验室,研究领域以人类激素及其受体的基因组学为主。曾获美国国家卫生署(NIH)研究视野发展奖等多项奖项。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李黎女士简介:来自中国台湾,旅居美国的小说﹑散文﹑剧本及专栏作家。曾任编辑及教职﹐现居美国加州史丹福﹐专事写作。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出版小说﹑散文﹑翻译﹑电影剧本等逾三十部﹔获有多项小说奖﹑电影剧本奖 (并摄成影片)。作品多次被选入台湾年度小说选﹑散文选﹔代表作被收入《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小说卷及散文卷、《廿世纪台湾文学金典》小说卷﹔并列为《台湾小说二十家》(1978-1998) 之一,曾有多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专为研究李黎作家的文学作品。曾与著名作家茅盾、巴金、杨绛等知名作家有着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