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谱华章|中山医学院“十四五”聚人才筑高地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启航之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山医学院建院155周年,开启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回顾“十三五”,中山医学院勇抓机遇,主动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双一流”建设提质增效,实现了学院医学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启航“十四五”,中山医学院初心不忘、奋勇前进,深化改革、融合创新,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建设“名医摇篮”,我院特推出“砥砺奋进谱华章”专题,凝聚全院师生开拓奋进的思想共识,立足新起点,聚焦新内涵,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中山医“迈向一流,追求卓越”发展新篇章。
中山医学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学校2021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两个大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目标,全面落实党管人才要求,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主动汇聚人才、全面培养人才、精心用好人才,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打造学院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让中山医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中山医!
坚持党管人才,加强政治引领
学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入理解“八个坚持”重要要求,紧抓“人才强校”“人才强院”核心发展战略,全方位谋划坚持推动人才工作落实落地并成为自觉行动,不断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

匡铭院长传达学校2021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多次牵头组织召开人才工作专题研讨会、学院各类高层次人才代表座谈会等,与各学科带头人、一线教授、青年人才等就学院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人才引育、科研团队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全面梳理总结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做法,着力破解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机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人才工作规划和资源配套的联动,为人才工作保驾护航,使各类优秀医学人才紧密围绕在党组织周围,团结汇聚到学院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来。

学院召开人才工作专题研讨会
坚持“引育用”并举,打造“人才蓄水池”
学院抓住战略机遇期,主动对接党和国家人才战略布局,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紧密结合立德树人、“双一流”学科建设、科研攻关等发展布局,持续加大汇聚一流人才力度,坚持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引进人才与自主培育并举、挖掘潜力和提升能力并行,全方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成就人才,发挥人才协同效应,构建高质量人才梯队,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
诚心引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学院坚持“事业引才、政策引才、平台引才”理念,以“三大建设”为抓手,布局建设医学前沿交叉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华南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精准医学科学中心等科研平台吸引力,注重以才荐才,以才引才聚集效应,开展“积极走出去”、“热情迎进来”的人才引进宣传和交流活动,面向海内外积极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有序优化人才梯队结构。目前,学院汇聚了一大批高水平师资队伍,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人员约243人,获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等41人次,部省级等人才项目72人次。其中青年人才获得“四小青”项目26人次,含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7人,数量居于国内医科院校前列。2017年以来我院新获聘任或引进教授职务19人,副教授21人(含专职研究人员转聘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2人。
全面育才,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教师队伍。学院注重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提供科研启动经费支持,通过 “传帮带”,加强高层次人才、学术骨干、教学名师对青年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顺利开展科研及教学工作给与针对性支持引导,传承弘扬柯麟、陈心陶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年人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悉心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潜力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让青年人才在大团队大项目中成长发展,安得下心、沉得住气、坐得冷板凳,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不断加强学院医科后备人才储备。
精心用才,充分激发人才潜力。学院以“四个面向”为抓手,从国家任务牵引的大项目出发,组织承担国家任务的大团队,建设协同攻关的大平台,持续加大对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项目的资源投入支持力度;学院进一步凝练方向,打破院系学科壁垒,扶强育新,推进以重大临床问题为导向,打造基础与临床融合的七大学术集群,不断完善跨学科合作交流机制,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培育学术新增长点,全面提升协同科研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深挖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提升人才使用效能。近三年来,学院整体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获得快速提升,获得各类科研项目534项,经费累计约4.5亿元,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77项 ,一批突破性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学院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激励、管理服务等机制,坚持破“五唯”,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科研的评价体系,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让各类人才静下心来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院党委不断强化人才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优化人才服务流程,提升人才管理精细化水平,统筹整合学院资源,多措并举做好人才教学、科研条件支撑和生活保障工作,全力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不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和满足感,让人才成长与学校学院发展同心同向同步同行。
(稿件来源:党务工作室,初审:张晓红,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