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学生意见,扎实教学相长——我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召开2021年秋季学期师生座谈会

发布人:张晓红

2021年11月28日上午,我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在北校园永生楼外宾接待室召开2021学年秋季学期师生座谈会。寄生虫学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室老师、参与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助教及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201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20个班的班长、学委等5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座谈会。会议由教研室教学副主任吴瑜副教授主持。

图1  寄生虫学教研室召开秋季学期师生座谈会

教研室主任吕志跃教授首先发言。他从学科发展历史、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向与会同学介绍了寄生虫学教研室概况,重点展示了近年来在学院的领导下教研室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吕志跃主任强调,寄生虫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将发扬优良传统,弘扬“心陶精神”,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质量,为同学们的学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2  吕志跃教授介绍寄生虫学教研室概况

随后,各班班长、学委依次发言,反馈同学们学习《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心得体会及对课程教学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座谈会气氛热烈,同学们畅所欲言,高度评价了《人体寄生虫学》授课教师们的教学工作,并对课前小测验的形式与内容、实教室实验标本开放时间、增加临床病例讨论和前沿研究进展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参会教师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广泛讨论并逐一解答。

最后,主讲老师吴忠道教授对如何学好《人体寄生虫学》这门课程谈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吴忠道教授指出,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是一门与临床和预防医学关系紧密的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好这门课程是达到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岗位胜任力”的需要;他勉励同学们紧紧围绕中山大学“德才兼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松校长的要求,努力增强自身“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在注重学习这门课程的同时,加强对已学课程知识的联系和融通,重视实验课动手能力培养及拓展知识的积累,从我国寄生虫病防治伟大实践中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国际视野,真正做到“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将每门医学课程学好,为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亲其师而信其道”,举行师生座谈会是寄生虫学教研室赓续多年的优良传统,旨在听取同学们对《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使同学们加深对课程内涵的了解,实现教学相长、互学互鉴,以达到老师教得更好、学生学得更好的目的。

寄生虫学教研室是由人民科学家陈心陶教授创立。热爱教学、关心学生是教研室一代代教师坚守的传统,积极创新与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是教研室始终坚定的教育理念。近5年,教研室一直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主编单位。《人体寄生虫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021年,该课程还被评为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寄生虫学党支部也被评为中山大学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

图3  与会师生踊跃发言,热烈讨论

图4  吴忠道教授总结致辞

图5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稿件来源:寄生虫学教研室,初审:张晓红,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