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山医,奋进新征程——我院建院155周年庆祝活动暨第13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开幕式顺利举行

发布人:张晓红

2021年12月6日上午,我院在北校园科技楼15楼博学厅举行中山医学院建院155周年庆祝活动暨第十三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开幕式。中山医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师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山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匡铭教授主持。

▲ 第十三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师生合影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以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天明,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教授,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教授,中山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院长孙冬柏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祁海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实教授,中山大学原副校长颜光美教授,原中山医学院院长关永源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授,中山医学院原党委书记吴忠道教授,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徐瑞华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夏敏教授、党委范瑞泉书记,中山六院院长、中山一院副院长文卫平教授,中山七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陈起坤书记,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王焱教授,护理学院副院长万丽红教授,医学院副院长汤地教授,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院长杜向军教授,药学院(深圳)副院长谢智勇教授,孙逸仙纪念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林桂平主任,中山三院副院长杨钦泰教授,中山八院党委吴景立副书记,中山五院学术总监黄曦教授等专家和领导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匡铭院长首先向出席本届学术节开幕式的嘉宾和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对参加学术节的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我院举办学术节的起源和初衷及第十三届学术节的总体安排。他指出,作为中国最早的西医学院,中山医学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亮的红色基因。13年来,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始终坚持“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精神,积极营造学术氛围,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各类学术活动,现已发展成为学院的学术品牌活动。

▲匡铭院长主持第十三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

会上,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教授,中山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匡铭教授,中山六院院长、中山一院副院长文卫平教授,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周家国教授共同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先进医学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先进医学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肖海鹏常务副校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我院举办学术节的意义。他表示,希望中山医学院以此次建院155周年暨第十三届学术节为契机,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代代中山医人的初心使命,主动担当、善于作为,系统谋划、科学布局,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着力打造“名医摇篮”,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中山医“迈向一流,追求卓越”发展新篇章,助推中山大学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往无前。

▲肖海鹏常务副校长致辞

杨雄里院士结合自身学术科研经历,分享了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并寄语青年学子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在传承创新中不断超越。

▲杨雄里院长致辞

开幕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医学前沿学术论坛大会报告。詹启敏院士、徐涛院士、王以政院士、孙冬柏教授、黎孟枫教授、高天明院士、秦川教授、祁海教授、常实教授、匡铭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 医学前沿学术论坛——大会报告专场日程

荣耀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高水平人才高地,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身处大湾区的中山医学院责无旁贷,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坚持“四个面向”和“三大建设”,紧密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医学教育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医学技术创新写在人民健康篇章上,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医学院,为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做出中山医人的更大贡献!

 

(稿件来源:党务工作室,初审:张晓红,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