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子勇夺全国首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创新大赛卓越奖与网络人气奖

本届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大医学院校的1409支参赛队伍报名,收到来自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共计423件作品,其中258支参加临床医学赛道,最后174支队伍进入决赛,其中37支为临床医学赛道。
01项目简介
针对传统的外科操作教学使用实物模型,采用“传帮带”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的诸多弊端,团队依托中山大学临床技能中心,针对医学生外科无菌术基础技能之一 -- 外科伤口换药操作,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整个教学流程及场景进行虚拟化,力求突破性的解决传统教学所存在的种种不足,搭建一个不受时空限制,可重复,存在客观评价体系的外科无菌术技能训练系统。

项目依托虚拟仿真技术,为尽可能还原操作流程,增加操作的沉浸感,通过类似半开放式游戏的设计,避免各个环节之间的割裂感,在保证换药过程的专业性和完整性的同时,通过提示系统的加入保证了操作的流畅性,同时通过游戏式的闯关环节来重点强调关键知识点,最终完成整个练习的教学目标。作为虚拟仿真项目,可复制的程序,较低的硬件要求,使本项目易于普及,完善的引导系统,简单易懂的交互,降低了使用的门槛。文本、视频、题目等多形式的要点强化,操作后即时的反馈,显著的提升了教学的效率,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也让学习者更乐于接受。


操作演示
02团队介绍

指导教师:张昆松 主任医师

团队队长:王英涵

团队成员:冯芮嘉

团队成员:施梦婷

团队成员:林俊帆
03比赛简介
为了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创新驱动和制造强国战略,落实国家系列政策,全面提升医学生的创新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举办“第一届医学虚拟方针实验创新大赛”,旨在依托虚拟方针技术进行医学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本届大赛设置9个赛道,分别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含麻醉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法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及口腔医学赛道。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审:张晓红,审核:王淑珍: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