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赵萌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 “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
1月8日,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揭晓“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我院赵萌教授的研究成果“造血干细胞的代谢调控机制及其干预策略”,入选“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
赵萌教授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在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科技部干细胞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及面上、重大研究计划等的支持下,带领团队在血液干细胞的能量代谢及微环境调控领域,获得多个重要创新性发现。
造血干细胞(HSC)的损伤耗竭是临床重大血液系统疾病发生和治疗的关键因素,相应地解析HSC损伤耗竭的分子机制开发修复策略,是血液系统疾病及其治疗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赵萌教授团队首次解析了HSC的氨基酸代谢机制,提出代谢-翻译偶联的调控模式,发现Sphk2和GCN2是HSC代谢调控的关键分子,并开发了促进HSC体外扩增、抵抗化疗和衰老的代谢干预新策略,对HSC损伤耗竭相关的血液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22年7月的《Cell Stem Cell》和2022年10月的《Blood》杂志,同时在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上高票当选为“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
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自2020年起开展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评选工作,旨在记录和展示我国血液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展现我国血液学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遴选活动由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发起,经多轮推荐,共遴选出22项进展进入终选。终选采取网上投票方式,邀请了血液领域相关两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工作委员会、《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会、《Blood Science》中国编委等300余名专家进行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进展入选“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本次入选进展兼顾临床与基础研究,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等特点。
(稿件来源:赵萌教授课题组,初审:刘梦圆,审核:周家国,定审: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