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on临床研究》报道指出,中山大学在溶瘤病毒研究领域居于世界前列

发布人:张玉琦

       溶瘤病毒疗法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它利用天然或经基因工程改造的病毒选择性地感染恶性肿瘤细胞并在其中大量复制,从而将其裂解、诱发癌细胞不可逆凋亡及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等多种机制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但是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无毒副作用。相较于其他肿瘤免疫疗法,溶瘤病毒具有高靶向性、多机制溶瘤和可编辑改造等优势,是一类极具潜力的免疫治疗药物,近年来正迅速发展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领域。

       近日,《Hanson临床研究》报道指出,溶瘤病毒研究成为全球医学研究中异军突起的领域。其直接证据就是这个领域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项目资助都呈显著增加的势头。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年中山大学在溶瘤病毒领域的论文总影响力(total paper impact)在全球学术机构排名中位列第一(图1),排位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全球知名学府之上。

       中山医学院颜光美教授团队从2009年以来长期围绕新型溶瘤病毒M1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是中山大学溶瘤病毒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在Pubmed收录的论文中,从2012年至今中山大学共发表溶瘤病毒相关论文37篇,其中27篇来自颜教授团队,占73%。在这27篇论文中,有13篇论文发表于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包括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 PNAS (2篇), Molecular Therapy(2篇),Oncogene,Cancer Letters,Cell Death & Disease(2篇、)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等。

       溶瘤病毒抗肿瘤应用的巨大潜能成功引起了科技界和制药工业界对溶瘤病毒研究的巨大兴趣和巨额投入。颜光美教授团队也在积极推进溶瘤病毒M1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溶瘤病毒M1产品正在进行中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多国临床试验申报。美国时间2022年9月7日和9月12日,溶瘤病毒M1针对适应症“肝癌”和“恶性胶质瘤”分别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颁发的孤儿药资格认定(Orphan Drug Designation, ODD),这代表着FDA对溶瘤病毒M1候选产品的肯定,对胶质瘤和肝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jQAFboK0d_aiWsjgbpz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