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进行时 ——【组织胚胎学与细胞生物学系专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2022年11月27日,第十四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隆重开幕。本届学术节从11月27日至12月3日,为期7天。主要围绕重点学科方向和学系平台布局,设有八大学系论坛、四大平台专场报告,热带病学与生物安全、脑科学、免疫学、干细胞、心血管药理、生物化学、生物信息与精准医学等研究领域交叉融合论坛,共同探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医学教育专场。此外,还有基础临床转化专场、党建专场、学风建设与国自然基金培训会、实验动物科学论坛、学报专场、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专场等讲座,以及沙龙、手绘解剖图作品展览等周边活动。本次学术节共有近30场讲座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大家献上一场学术饕餮盛宴。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会议
2022年11月28日下午,第十四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组织胚胎与细胞生物学系专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科技楼博学厅隆重举行。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中山医学院的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专家做专题报告。大会由中山医学院组织胚胎与细胞生物学系主任项鹏教授、组织胚胎与细胞生物学系副主任朱永红教授、曾园山教授联合主持。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各位师生线上线下共享学术盛宴。


会议的上半场,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王小宁教授通过线上报告的形式为大家带来题为《细胞治疗的几点思考》的精彩报告。报告从宏观政策层面解读了目前细胞治疗产业转化的现状和挑战。从生物科技前沿进展层面指明细胞治疗的基础研究面临的机遇,从细胞层面分享了cell-in-cell death新研究热点和新研究方向。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松阳洲教授带来《Mechanisms of embryonic stem cell self-renewal and differentiation》的报告,揭示了干细胞维持自我更新、分化以及衰老过程中非组蛋白和代谢对干细胞命运的调控。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彭广敦教授带来《空间多组学技术的开发在发育和损伤中的应用》介绍了在机体发育和损伤的过程中,最新的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对于解析细胞位置信息和对于揭示细胞互作关系、调控模式的重要作用。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邱小忠教授带来《构建心脏再生微环境》的精彩报告,展示了应用于心梗修复的功能材料研发新成果和研发新思路,提示了组织工程和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的新方向。

会议的下半场,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国家“优青”赵小阳教授带来了题为《男性不育与精子再生》的报告,介绍了精子发育的功能基因调控和基因突变对于男性不育和精子再生的影响以及精准治疗新方向。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国家“优青”赵萌教授带来题为《造血干细胞的代谢和翻译调控》的报告,介绍了实现更高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代谢和翻译调控新理论和新方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国家“优青”曹楠教授带来了题为《心肌命运决定中的蛋白质稳态调控》的报告,介绍了心肌发育过程中特定功能基因和蛋白质稳态调控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针对家族基因突变寻找干预靶点、探索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专题论坛中,主讲嘉宾将团队多年的工作积累及最新的研究发现倾囊相授,与会者们专注倾听、热烈讨论、深入探讨干细胞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和科学难题,交流的问题横跨多个学科领域,学术思维火花不断交汇碰撞。本次中山医学院学术节“组织胚胎与细胞生物学系专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报告令师生们受益匪浅,报告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稿件来源:组织胚胎学与细胞生物学系专场 排版:刘梦圆 初审:赖碧琴 审核:周家国 审定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