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进行时 ——【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专场】

2022年11月27日,第十四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隆重开幕。本届学术节从11月27日至12月3日,为期7天。主要围绕重点学科方向和学系平台布局,设有八大学系论坛、四大平台专场报告,热带病学与生物安全、脑科学、免疫学、干细胞、心血管药理、生物化学、生物信息与精准医学等研究领域交叉融合论坛,共同探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医学教育专场。此外,还有基础临床转化专场、党建专场、学风建设与国自然基金培训会、实验动物科学论坛、学报专场、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专场等讲座,以及沙龙、手绘解剖图作品展览等周边活动。本次学术节共有近30场讲座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大家献上一场学术饕餮盛宴。
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器官互作与疾病
第十四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已隆重拉开序幕,11月29日,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学术论坛专场学术报告会在中山大学北校园科技楼15楼博爱厅成功举办,由于当前广州疫情严峻,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会议由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周家国教授及中山医学院王蔚东教授主持。

本专场报告会邀请到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等的十七位心血管、肾脏领域临床医生和基础病理生理学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各位师生线上线下积极参与,共享学术盛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区景松教授就趋炎脂质促进内皮间充质转化做了报告,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夏敏教授以新颖的视角探讨了肠道菌群对血管硬化的作用。南方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中心杰青周丽丽教授就肾脏纤维化发生机制及干预做了主题报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的向芙莉研究员分享了心肌增值再生的新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詹红教授,针对急诊心梗诊断的标记物及在国内的应用做了回顾和展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的彭晖教授讲述了单细胞测序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纤维化中的应用;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廖禹林教授讲述了心室重建对心肌再生治疗的影响,珠江医院的颜建云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的黄辉教授分享了慢性肾脏疾病影响血管钙化的最新进展。华南理工大学的张文清教授介绍了斑马鱼做为药物筛选工具的应用价值。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李春凌教授、杜艳华教授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周怡副研究员等,分别围绕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器官对话大家详细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学术论坛还邀请了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专家学者,南方医科大学的姜勇教授讲述了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进展,暨南大学的王华东教授、许戈阳教授分别就脓毒症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心肌病的研究做了报告。
本次专场报告会历时一天,王蔚东教授代表周家国院长总结了本次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专场学术报告,感谢多位心血管、肾脏疾病领域及病理生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及带来的精彩学术报告。专家教授们引领各自专业领域前沿与热点的系统出色的研究工作,给与会师生们的科研工作带来很大启发。希望与会的师生们通过这次学术交流平台,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思考科学问题,将基础与临床转化紧密结合,使基础科学研究的创新更有临床意义。
(稿件来源: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初审:王蔚东 审核:周家国 审定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