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育杏林,流芳千古为良师 | 我院举办师生代表向遗体捐献志愿者追思纪念活动
根据广州市红十字会的统一安排,“2023年广州市遗体捐献者纪念活动”于3月28日、4月3日分别在新塘华侨公墓(中华永久墓园)和黄埔福山公墓顺利举行,我院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学院团委学生会、“医志医声”学术科普协会、五年制学生第一、第三、第五党支部共同参加。学院师生代表和遗体捐献志愿者家属共计220多人分别出席了两场追思纪念活动,共同拜祭、缅怀已实现捐献遗体弘愿的大体老师们,向先贤们表达了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3月28日上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的统筹安排下,在新塘华侨公墓(中华永久墓园)举行“2023年广州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来自广州市红十字会、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师生代表、大体老师家属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代表等共约450人参加。

广州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姜华同志代表广州市红十字会发表讲话。姜会长指出,捐献遗体志愿者在生命终点时,将自己的身体奉献给了医学公益事业,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遗体捐献者以自愿捐献遗体的高尚行为,为人类攀登医学高峰提供了基石,也为促进精神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因遗体捐献者的善举和大爱得以弘扬,人类生命的长河因他们而更添光彩。向不朽的遗体捐献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学院院长助理、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郭开华副教授代表广州地区医学院校教师发言。郭教授在讲话中指出,大体老师是一群特殊的老师,带着学生探索人体奥秘;教会学生们博爱仁心;启迪学生心存感恩,时刻行善。“大体老师”以他们的身躯为学生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体的细微结构,掌握最基本、最全面的人体结构知识,他们用身躯诠释了生命有限,大爱无疆的境界。他谨代表广州地区医学院校,向遗体捐献志愿者们及其家属表示我们最崇高的敬意,以及最真切的慰问。

4月3日下午,我院师生代表及大体老师家属代表50多人,一起来到黄埔福山公墓举行追思纪念活动,拜祭、缅怀已实现捐献遗体弘愿并且名字镌刻于此的大体老师们。活动由中山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谭晓怡同学主持。

中山医学院院长助理、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郭开华副教授代表中山医学院发言,大体老师家属郑文胜先生代表全体大体老师家属致辞,共同表达了对大体老师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光华口腔医学院2020级学生李金穗同学代表全体医学生发言。她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大体老师最诚挚的感谢和敬意,感谢他们以血肉之躯架起了通往医学殿堂的桥梁,为人类医学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同时,她代表中山大学医学生将继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理念,秉承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用自己的努力,为医学发展贡献力量。感恩每一位大体老师!感谢每一位捐献者家属的勇敢和大义,点燃社会进步和平安的灯火,灼灼闪耀!随后全体人员向遗体捐献志愿者们默哀致意,并敬献上纯洁的鲜花,表达了对无语良师无尽的感恩和深情的思念。


据统计,截至2021年3月30日,广州市累计办理遗体捐献登记3303人,实现捐献1350例,此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其中,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已经办理登记捐献手续1909人,接受已经实现捐献遗体弘愿的无语良师536名。
(稿件来源:医学标本馆,初审:刘梦圆,审核:郭开华,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