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第十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中山医学院分论坛的通知

发布人:陈素

论坛安排

 

邀请对象

  1. 具有一流高校助理教授及以上任职经历或相当水平职务任职经历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
  2. 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后工作经历,或博士毕业于海内外一流高校的优秀青年学者。

说明:学校将为受邀学者统一安排论坛期间食宿,并提供交通补贴。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中山大学人才报名系统”,或登录如下链接http://uems.sysu.edu.cn/hrrecruit/product/mobile/index.html#/login?FM_SYS_ID=hrs选择“中山大学第十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场次、单位“中山医学院”进行报名。

备注:系统开放时间,北京时间8:00-24:00;报名截止日期5月23日。

 

单位介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历史悠久,为中国最早的西医学堂,孙中山先生曾在此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学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四周毗邻多家高水平医院,临床资源丰富,已与临床医院建成高端转化医学研究平台

 

学科现状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连续入选 “双一流”建设学科

★临床医学ESI 全球学科排名前0.5‰,软科排名全国第4

★基础医学软科排名全国第4,法医学排名全国并列第1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法医学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

★基础医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和拔尖学生2.0基地

拥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

    作为中山大学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建设的华南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国家时隔十七年后唯一获批的同类型实验室、全国高校实验动物规模最大的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精准医学科学中心等重大公共平台目前依托学院管理。此外,学院资产超过2亿元,设备先进、高度共享的医学实验技术平台,拥有双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光电联合、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气质联用仪、10色分析型流式细胞仪等高精尖设备,全面服务于学院的前沿科学研究和卓越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院设有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学系、组织胚胎学与细胞生物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系、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遗传学与生物医学信息学系、法医学系等八个基础医学系。汇聚了一批高水平师资和研究队伍,其中获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等41人次,省部级等人才项目73人次。

 

科研情况

   近5来,学院获得各类科研项目729项,经费累计7.63亿元,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获发明专利授权近200项 ,一批突破性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Nature、Cell、Nature Cell Biology、Immunity、Cell Stem Cell、European Heart Journal、Blood、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等高水平期刊,并积极推动转化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

 

招聘学科方向

★病原生物学与热带病防治及生物安全

★干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再生

★神经疾病基础与神经生物学

★基础免疫学与免疫治疗

★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基础

★慢性炎症与代谢性疾病研究

★法医学基础与司法鉴定研究

★组学与医学信息大数据分析

 

聘任岗位

教研岗教师

长聘教授:

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标志性重大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突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长聘副教授:

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保持本学科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成为本学科领域独立学术带头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预聘副教授:

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具有成为本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或优秀学者的发展潜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预聘助理教授:

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活跃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取得较高水平的专业成果;学术发展潜力较大。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研究型教师

研究教授:一般应在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或知名企业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水职务,取得不少于3项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或重要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数量可适当减少。国内申请者有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的经历,海外引进人才有承担高水平科研任务的经历。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研究副教授:

一般应在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水平职务,取得不少于3项的代表性成果或1项特别突出的代表性成果。一般不超过40周岁。

研究助理教授:

一般应在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博士后、讲师或助理教授职务或具有相关研究经历,取得不少于2项的代表性成果或1项特别突出的代表性成果。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博士后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熟悉高等教育规律,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情况,具备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国内外优秀博士。

 

待遇支持

1.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为教研系列教师提供安家补贴和充足科研启动经费,支持教研系列教师在校内双聘;

2.拥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充足的办学空间,提供良好的办公及科研环境;

3.优秀生源,为新聘教研系列教师提供单独的博士生招生指标。

4.提供人才公寓,供教职工租住;

5.学校设有幼儿园和附属中小学,为教职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6.学校依托10家附属医院提供高水准的医疗保障。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老师、朱老师

电话:86-20-87332129

邮箱:zsyrs@mail.sysu.edu.cn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大院办公楼前座308室

网址:http://zssom.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