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相髓,大爱入穗——中山医学院长学制学生党支部开展造血干宣传及采血志愿服务活动
血液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血液疾病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意义,号召更多人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入库,2023年5月底,中山医学院长学制学生党支部联合广州市红十字会,组织我院长学制学生志愿者队伍,在北校园学一饭堂门前广场开展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科普宣传教育及采血入库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期,第一期于5月20日开展,主要进行志愿者招募、活动推广和科普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海报、科普传单、摆台宣传等方式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第二期于5月27日开展,主要由学生志愿者协助广州市红十字会的护士们进行正式的采血入库。活动吸引了大量同学的关注与参与。本次活动期间,共有 68位同学自愿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

八年制2019级学生朱东熙同学,作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带着他的几位舍友:沈旭文、张涛和寇思远,也积极加入了造血干细胞入库的登记中。2022年,朱东熙同学成功配型并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小患者的生命。他曾说,“没想到这种小概率事件,三年内就在我身上发生了。”基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深刻地体会到造血干细胞库容的进一步扩大对于成功匹配而言的重要性,多一管血样,将会播种下多一颗希望的种子。他把医学生的使命担当践行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带动周边的同学亲友加入宣传志愿者中。“我的舍友他去年成功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同时他也将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了我们,让我们对整个捐献的流程都有了更清楚真实的了解,希望以后也有机会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张涛如是说。

“血脉相髓,大爱入穗”,造血干细胞捐献与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血液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它不仅是生命延续的桥梁,更是人间大爱的传承方式。“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自2009年以来,一直由长学制学生党支部大力宣传推进,作为本支部的特色项目,支部成员积极响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项目特色与专业背景相结合,大力进行宣教科普。同时,广州市红十字会为咨询人群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资质保障,让捐献者在深入了解捐献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放心的加入到捐献志愿者中。

中山医学子充分展示使命与担当,学生志愿者们经过严格培训,走到宣传第一线,带动更多的人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如今该项目已成为我院学生党支部的品牌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医学过程及意义,并积极投身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同时,活动也进一步影响到周边社区群众及其他高校,近年来,捐献报名与血样入库数量逐年上升,现已连续五年血样入库数达500余人。

未来,党支部也将持续组织开展相关志愿活动,积极投身于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 用大爱无疆的价值观念, 热情真切的行动,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凝聚支部力量,力求使本活动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用实际行动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做一份贡献,为助力健康中国贡献青年力量。
学生采访
之前听说有一个师兄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从而了解到了这个活动,上周六看到摆台就领取了登记表。其实登记入库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一份医学生的使命感吧,想着如果配型成功的话,就能出一份力救治一个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 临床医学(八年制)2020级学生 张绎旸
登记入库只需要8ml血,就能给一个生命一个家庭带来希望,这只是对我而言的举手之劳,健康的人对不健康的人能够做出的一点点贡献。同时我也希望未来也能够有机会成功配型,帮助有需要的人。
—— 基础医学2020级学生 刘朗颜
对于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来说,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原理都相对比较清楚,同时,舍友成功捐献的经历也进一步加强了我进行入库登记的决心。
—— 临床医学(八年制)2019级学生 寇思远
(稿件来源:中山医学院长学制学生党支部,初审:彭丽萍,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