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 生化系师生党支部举办“弘扬陈心陶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党日活动

发布人:张玉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十四次党代表大会精神,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师生党支部联合药理病生党支部于6月13日开展:“弘扬陈心陶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党日活动。两个支部共35名师生党员、积极分子到佛山三水区南山镇陈心陶纪念地及陈心陶精神教育基地——“初心学堂”实地参观学习。

       陈心陶教授是我国近代寄生虫学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的寄生虫学家,卓越的血吸虫病防治专家,杰出的医学教育家。当新中国成立之初,陈心陶教授谢绝美国众多学术机构的聘请,毅然归国。他相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临危受命,全力投身于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事业。他不畏被血吸虫感染的危险,深入三水等疫区,殚精竭虑,与当地基层血防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站头在一线,首次提出了“以改变生态环境为主,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消灭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进而消灭血吸虫病”的中国方案。书写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新篇章。陈心陶教授在血吸虫病防治战线上奋斗了二十余年,为广东在全国率先消灭血吸虫病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我国血吸虫防治贡献了毕生精力,功在千秋。

       活动中大家首先来到陈心陶纪念地参观,在支部书记宋志宏及支部高国全教授杨霞教授的带领下,大家在纪念碑前认真学习陈心陶教授的生平事迹。高国全教授为大家重点解读了毛主席为纪念广大人民群众战胜血吸虫病而创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并对同学们强调了陈心陶教授座像前面镌刻着陈心陶教授的手书:为学之道,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师生党员在纪念碑前驻足,认真学习陈心陶教授生平事迹
全体师生在陈心陶雕像前合影

       随后,队伍前往初心学堂进行参观学习。展区分为“万户萧疏鬼唱歌”、“学界泰斗担使命”、“大医精诚践初心”、“血防战士战一线”、“科学防治送瘟神”、“全国血防工作纪实”六个篇章,结合图文史料、场景还原,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陈心陶教授深入疫区探究防治血吸虫病方法、指导三水人民参与血防运动,最终消灭血吸虫病的历史故事。

师生在初心学堂参观

       高国全教授作《不忘初心,学习科学家精神》的主题党课,高国全教授结合陈心陶教授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重点解读了科学家精神内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科学家在民族百年复兴路上,传承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践行科学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的初心理想,塑造出宝贵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他们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国全教授讲党课
全体师生在初心学堂前合影

       最后,高国全教授强调勿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要学习和弘扬陈心陶科学家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要发挥党的优良作风及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担当作为,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稿件来源:生化系师生党支部,初审:彭丽萍,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