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 人解生理系与组胚细胞系师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服务能力和学习党史能力,我院人解生理系师生党支部与组胚细胞系师生党支部于6月17日前往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陈心陶纪念地和初心学堂,联合开展“追寻先辈足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书记向秋玲、丁英同志,教师党员周利君、谈智、郭瑞鲜、魏绪红等老师以及研究生党员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党员们到访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的陈心陶教授纪念地。在南山镇委党校文平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师生党员们一同学习了解陈心陶教授生平及抗击血吸虫的艰苦奋斗历史。陈心陶教授是我国寄生虫学奠基人之一,一生致力于研究寄生虫学,为全面消灭血吸虫病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心陶教授因此受到毛主席的三次接见,获得广东省政府的特别奖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陈心陶教授以国家需求和人民健康为导向,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典型代表。

在陈心陶教授纪念地,人解生理系师生党支部与组胚细胞系师生党支部的老师和同学集体向陈心陶教授的雕像及墓碑鞠躬致敬。

随后,师生党员们随车来到由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联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共同改造建设的初心学堂。这里是陈心陶教授当年办公实验旧址,馆内详细陈列展出陈心陶带领南山人民战胜血吸虫的历史。初心学堂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红色党建教育的新地标,也是基层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初心学堂内,文平老师从南山镇血吸虫病的由来及发现开始,到国家号召“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讲述了陈心陶教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临危受命、毅然回国,在六泊草堂潜心研究,开展钉螺生态与血吸虫防治的系统性研究,并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与疫区人民一起奋斗,为遏制血吸虫病的流行做出卓越贡献。

在参观初心学堂和聆听讲解之中,师生党员们不但被陈心陶教授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同时也受到陈心陶教授追求真理、求实精神鼓舞。

支部党员通过此次活动追寻了先辈的足迹,深刻领悟了陈心陶教授以国家需求和人民健康为导向,将科研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学家精神。党员们将继续在以陈心陶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山医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和育人”精神指导下,认真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稿件来源:人解生理系与组胚细胞系师生党支部,初审:彭丽萍,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