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表彰!祝贺中山医学院院长匡铭教授!

发布人:张玉琦

4月29日上午

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医学院院长

中山一院副院长

肝胆胰外科中心学科带头人

匡铭教授

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匡铭为学生讲授课程


 

这份荣誉

正是对他多年来深耕医学领域

默默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


 

从“站得最远的实习医生”

到肝胆胰外科中心学科带头人

他说,时间会给你答案

从学生、校友到院长

他说,医生的培养最需要好老师

从篮球、同传到话剧

他说,学习让人获益终身

学一行拼一行

他坚持向着最高峰不断攀登

2025年初,匡铭(左起第7人)入选“十大医学贡献专家”

    匡铭的办公室里,外文期刊与医学专著整齐排列,正装旁随意挂着一顶篮球队鸭舌帽,角落陈列着书法作品与荣誉奖杯,这些细节勾勒出这位医者的多面人生。

    在高校和医院身兼多职的他,总在医院和学校之间“两点一线”。但不管多忙,他数十年坚持出诊、上手术。“我的本职是医生。无论事业发展到哪一阶段,临床工作和研究工作都是摆在第一位的。”

 

专注做好每一件事
 

    全身心投入,是匡铭做好每件事的秘诀。

    硕士阶段,肝脏肿瘤消融技术刚起步,他在超声引导下尝试将超100℃蒸馏水注射到瘤内杀死癌细胞。

    课题和实验听起来不可思议的小,但匡铭不仅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完成,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差一度什么效果?差两度呢?” 数百张玻片的观察记录,最终转化为临床成果——该疗法效果显著且基本无副作用,相关论文还参与全国优秀论文评选,让导师惊叹。

匡铭科研团队

    日本留学时,他曾在实验室通宵达旦。凌晨1点的雪夜,唯有机器嗡鸣相伴,那一刻的专注与沉浸,成为他心中“最幸福的时刻”。

    这份对科研的赤诚,催生出累累硕果:在Cancer Cell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240余篇高质量论文,主持编写多部肝癌诊疗指南,研发的水循环低杆温微波消融技术显著提升肝癌疗效,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亚洲肿瘤消融年会 “杰出成就奖” 等殊荣。

 

2020年3月,匡铭牵头完成的“精准防治肝癌消融后复发转移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1991年,匡铭以七年制全英班新生身份踏入中山医,从此扎根三十余载。“三基三严” 的学风下,他如海绵般吸收知识:清晨4:30到医院,深夜抢值夜班,将老师讲授的知识反复咀嚼,化为己用。因表现突出,他成为科室里首个被称为“实习住院总”的实习生。

匡铭为患者做手术

    专业领域要力争上游,其他赛道匡铭同样不甘落后,话剧、英语同声传译、日语、画画、播音、篮球,他样样尝试。担任中山医学院院长后,仍推动体育赛事,鼓励学生在汗水中磨砺意志。

匡铭参加师生篮球赛

    “终身学习是医者的必修课,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更新知识,如何教好学生、治好患者?”

    这份理念也驱动他深耕国际交流,推动中山一院与美国哈佛麻省总院-布莱根医疗系统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等顶尖机构合作,搭建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的桥梁。他常说:“我们不能坐井观天,要多走出去看看,才能找准方向全力奔跑。”

 

培养医生,我们最需要好老师

    “培养医生,最需要好老师。” 匡铭深知,医学教育是传承更是创新。2017 年,他牵头组建柯麟学社整合基础与临床教师,每月举办全英交流活动,从教学技巧探讨到国际经验分享,逐步成为中山医的教育品牌,吸引全球青年教师参与。

匡铭主持柯麟学社活动

    他创新提出 “三早四新五融合” 培养体系,让医学生从大一起接触真实医疗场景,大二参与科研训练。“学自行车要趁早,医学启蒙也要早。” 他以生活比喻教育,强调临床与科研的早期浸润对意志的磨砺。

匡铭指导学生

    2023年,中山一院代表团在欧洲医学教育联盟年会上获ASPIRE-To-EXCELLENCE国际大奖,实现中国大陆医科院校历史上首次获得此全球奖项,正是对其教育理念的国际认可。

匡铭(左起第3人)作为主要骨干的中山一院代表团获颁ASPIRE-To-EXCELLENCE国际大奖

    作为中山医学院院长,他推进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构建思政教育体系,注重国际化师资培养。“教育不是送你一条鱼,而是教你怎么织网。”他比喻,从棉绳到合成材料,渔网的进化象征医学教育的与时俱进,唯有不断革新,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医学人才。

从临床一线到教育讲台

从科研攻坚到国际合作

匡铭始终相信“时间会给你答案”

他的办公室窗外

中山一院的楼群与城市天际线交织

正如他的医学生涯

在专注中攀登,在传承中创新

在时光里留下深耕的印记

这位医者兼师者用行动证明

当热爱与专注相遇

每一份付出

终将在岁月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