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黄曦教授领衔“抗感染免疫与炎症研究团队”
中山大学“抗感染免疫与炎症研究团队”是一支由海外留学归国PI组成的高水平研究团队,2012年获得“第四届中国侨界贡献(创新团队)奖”。该团队由黄曦教授领衔,团队骨干包括吴敏昊教授、田国宝教授。
近期,该团队在细菌耐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4篇论文发表在传染病领域排名第一的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IF:21.372),包括2篇通讯作者论文、1篇共同第一作者论文和1篇合作作者论文,且2篇论文分别被选为该杂志当月的封面highlight论文。
细菌耐药问题一直是困扰医院临床的一大难题,“超级细菌”的不断出现更是引起公众的极大恐慌,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全球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直接死于耐药细菌感染的人数100万人,并预测照此趋势到2050年死亡人数将达1000万人/年。而我国是细菌耐药的重灾区。鉴于细菌耐药问题的严重性,2015年-2016年,欧美、我国等多国政府都颁布了针对耐药细菌问题的国家行动计划。2016年,G20杭州峰会、联合国大会、世界银行等都相继提出旨在抑制细菌耐药问题的全球行动。
多粘菌素是临床抗击细菌感染的“最后一线”药物。此前研究均表明多粘菌素耐药机制都是由染色体介导,而该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等团队合作一起于2016年初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发表论文,发现并提出了多粘菌素耐药的新机制和新观点:质粒也可以介导多粘菌素耐药,并阐明是由质粒携带的mcr-1基因引起。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团队找到MCR-1由动物传递给人的证据;发现MCR-1具有广泛宿主适应范围;揭示MCR-1易与其他耐药基因共存,形成“超级细菌”;阐明MCR-1耐药机制及其临床传播风险因素;并首次报道了MCR-1的爆发且导致病人死亡。相关最新研究成果为临床MCR-1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指导。
论文信息:
1.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7; 17(4):390-9.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3309916305278)
2.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7; 17(6):577.(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3309917302669)
3.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7; 17(2):138-9.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3309917300026)
4.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6;16(2):161-8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15)00424-7/abstract)
5.Emerg Infect Dis. 2016;22(9):1679-81. (https://wwwnc.cdc.gov/eid/article/22/9/16-0464_article)
6.PLoS Pathog. 2016;12(11):e1005957. (http://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05957)
7.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6;61(1). (http://aac.asm.org/content/61/1/e01962-16.full?sid=a3853105-8d06-4785-80c8-d144de49ce85)
8.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6;60(6):3862-3. (http://aac.asm.org/content/60/6/3862.full?sid=a3853105-8d06-4785-80c8-d144de49ce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