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我院周兴旺教授科研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Mol Cell Preteomics》发表研究论文
中山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周兴旺教授团队以通讯作者在国际蛋白质组学顶级期刊《Mol Cell Proteomics》(IF 6.3,JCR一区)上发表题为 “A human proteome array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key host proteins targeted by Toxoplasma kinase ROP18” 的研究论文(2017,16(3): 469-484)。
弓形虫是一种真核单细胞寄生虫,它能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目前已知弓形虫感染宿主细胞后分泌的ROP18蛋白激酶是弓形虫致病的决定性毒力因子之一,但该毒力激酶作用宿主靶蛋白介导弓形虫毒力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利用系统生物学的蛋白质组学工具,系统发现ROP18激酶调控宿主免疫防御的关键靶蛋白对于深入阐明ROP18介导的弓形虫毒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首次利用人类蛋白质组芯片技术系统筛选出多种弓形虫毒力激酶ROP18 作用的宿主靶蛋白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新的潜在宿主靶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内激酶活性、细胞生长、细胞凋亡、免疫调控等细胞进程。进一步的生化细胞学实验证实,宿主蛋白p53、p38、UBE2N等为ROP18激酶作用的新的宿主靶蛋白;并首次发现ROP18可通过磷酸化Smad1 187位丝氨酸而促进免疫相关蛋白Smad1的特异降解。ROP18-靶蛋白互作的后续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弓形虫感染过程病原-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弓形虫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该研究成果也为应用人类蛋白质组芯片研究其他生物医学科学问题提供了参考。
(原文链接:http://www.mcponline.org/content/early/2017/01/13/mcp.M116.063602.full.pdf+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