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重要传染病流行规律和预警应对技术研究广州地区课题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发布人:贺素磊

        2019年7月10日上午,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一带一路”重要传染病流行规律和预警应对技术研究广州地区参与单位课题实施进展汇报与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北校园科技楼15楼博爱厅召开。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武桂珍教授,项目负责人王文玲研究员等7位专家,以及广东地区参与本项目的研究人员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陆家海教授主持,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吴忠道教授代表我院致欢迎词并介绍了中山医学院的基本情况。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科技计划项目处副处长陈春燕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情况,感谢国家CDC特别是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对我校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学校全力支持承担该项目任务人员的工作,也希望各位专家对我校工作提供宝贵意见。

        课题任务汇报环节由吴忠道教授主持。其中,王文玲教授介绍项目总体目标与实施计划和进展,陆家海教授介绍东南亚地区基孔肯雅病毒等重要传染病的流行规律研究进展,肇静娴教授介绍沙特阿拉伯MERS-CoV的流行规律研究进展,李小波主任介绍重要病媒生物传播疾病风险因素研究进展,高江梅副研究员介绍锥虫病流行规律研究进展。

1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陆家海教授汇报课题进展

2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肇静娴教授汇报课题进展

3

广东海关技术中心李小波主任技师汇报课题进展

4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研究员高江梅汇报课题进展

        项目督导组对广州地区课题实施进展表示了赞许和认可,参会领导和各位专家针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新的共识,提出项目参与单位之间要继续保持紧密合作,按照项目任务书要求落实各项研究工作,为本项目如期完成付出努力。

5

中国国家疾控中心病毒所谭文杰教授对项目进行点评

        武桂珍书记最后作总结发言,肯定了广州地区课题实施进展。她指出,该项目是政府委托性研究项目,希望各参与单位和课题组成员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各项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实现项目设定的预期目标,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

        项目简介:"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公共卫生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切实应对"一带一路"公共卫生的挑战,降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伴随的传染病传播风险,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牵头的"‘一带一路’重要传染病流行规律和预警应对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了"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该项目汇集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的17家优势单位,将围绕5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包括:(1)"一带一路"重要传染病流行特征研究;(2)"一带一路"重要病媒生物携带病原体研究;(3)"一带一路"重要传染病输入风险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4)"一带一路"重要传染病协同防控关键技术研究;(5)"一带一路"重要传染病实验室保障技术研究。该项目实施将切实将传染病防控的关口前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大卫生概念的现实需求,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院专职副研究员高江梅博士是项目组成员,承担非洲地区锥虫病流行规律的研究任务。

6

专家和参会全体代表合影

(初审:谭勇,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吴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