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体寄生虫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
2019年8月7日,以“国际视野与新时代人体寄生虫学教育”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国人体寄生虫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安徽蚌埠召开。会议由蚌埠医学院承办,我院党委书记吴忠道教授、蚌埠医学院方强教授和中国CDC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周晓农所长担任本次会议共同主席,我院吕志跃教授与蚌埠医学院夏惠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会议主要围绕国际视野与新时代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及全国人体寄生虫学优秀微课作品展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我院余新炳教授、何蔼副教授、郑小英副教授、吴瑜副教授、孙希副教授以及《热带医学杂志社》杨萍和卢俊老师出席了本次教学研讨会。
蚌埠医学院副校长陈昌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对本次会议在蚌埠召开表示祝贺。吴忠道教授作了关于建设《中国寄生虫病防治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思考的大会专题报告,他认为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典型例子,可以充分发挥其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他还提出将《中国寄生虫病理论与实践》课程作为思政选修课的建议,并就课程建设思路作了介绍。报告引起与会专家代表的共鸣,并表达了共同参与本门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愿望。吕志跃教授作了《医学寄生虫虫质资源库的构建与虚假仿真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介绍了我院在寄生虫虫体标本的收集、保存、利用和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并演示了正在申报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视频,与大家分享了开展标本库及数字化教学的做法与经验。与会代表对我院在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取得的新成绩表示祝贺,并建议我院举办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培训。会议期间,大家还对郑小英副教授和吴瑜副教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伊蚊生物防控的研究成果表示祝贺,同时表达了合作交流的意愿。
本次会议还在会前组织了人体寄生虫学微课比赛活动,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寄生虫病分会为参评项目颁发了优秀微课证书。
来自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56所高等医学院校11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立德树人、思政课、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建设、金课、课程设计、数字化、资源库、慕课等成了会场上高频关键词,充分展示了我国高校寄生虫学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以建设“金课”为目标,不断推进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成果,充分契合了此次会议的预设目标。
全国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联合相关单位发起。首届会议于2007年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并先后由安徽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张家口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贵州医科大学承办。长期以来,全国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坚持以“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为主题,由我院和承办单位联合举办,各高等医学院校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教师广泛参与,目前已经成为大陆地区高等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工作者定期交流并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本次会议由蚌埠医学院成功承办并圆满结束,标志着本教学研讨会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研讨会提升了我院的影响力,并充分发挥了我院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

我院教师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寄生虫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

第十三届全国寄生虫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初审:谭勇,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吴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