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故人、惟表敬意

——2019年4月-2020年3月中山医学院已故教职工生平简介

发布人:贺素磊

        世纪更迭,风雨沧桑,历久弥新的中山医经历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史上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甘于奉献、勤勉坚毅的中山医人,记录下一段又一段不可磨灭的光辉历程。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个堪载史册的春天,2020年的清明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清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将14亿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哪里有狂暴肆虐的病魔,哪里便有舍生忘死的逆行白衣。战疫号令当前,新时代中山医人——来自各附属医院500余名医护人员——秉持“若有召,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传承“舍小家,为大家”的意志,前赴后继,奔赴一线,携手描绘“珠江春暖,珞珈花开”的光明前景,齐心奏响属于中山医人的光辉凯歌,共同书写人类战疫历史中又一瑰丽篇章。

        然而,在这些逆行者的背后,更有一批批老一辈中山医人的身影,他们甘作医教筑基人,以其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呕心沥血的付出,坚守着中山医学院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高地,奠定下中山医学院得以傲立于世界医学院之林的坚实根基。自2009年4月中山大学“医学教育口述史”项目启动以来,我院努力发掘我校医学教育历史,表彰医科前辈严谨的科学作风与治学态度,铭刻他们为祖国卫生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并以此激励后人,将中山医医学教育优良的教学特色和学术传统发扬光大。2016年,我院又启动了“老中山医人口述史”工作,丰富了校史文献库,进一步推动了校史教育,令广大青年教师及学生对中山医精神有了更感性的认识与更深刻的把握。在此基础上,作为我院医学史的重要一环,收集整理近年来故去的中山医教职工生平资料也成为我们当下要做的一个紧迫工作。去年我们已在学校档案馆和已故教工家属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自2017年2月以来已故教职工的事迹整理工作,今年我们继续收集整理本年度已故教职工的生平资料,惟表敬意,以启后人。

        2019年3月5日,中山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副教授张志辉因病逝世,享年84岁。张志辉(1935—2019),于1935年3月21日出生于广东广州。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张教授先后在河北唐山市第二医院、河北省卫生局工作。1979年7月,张志辉老师进入原中山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任职。1985年7月,受聘为中山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副教授,并担任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一职。张教授工作认真踏实,刻苦钻研技术,在药学领域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并把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医学院的学子们,为我院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2019年3月9日,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原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祝家镇教授因病于广州逝世,享年91岁。祝家镇(1928—2019),中共党员,祖籍浙江杭州,1928年7月15日出生。1951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53年3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法医学高级师资班。1953年7月进入原华南医学院工作,历任法医学教研组助教、讲师、副教授、副主任、教授,党支部委员,中山医学院科研处秘书、科长、副处长,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法医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法医学教育研究会顾问。期间曾任广州法医学会、广东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题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医学科研管理专题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山医学院工会工作积极分子、中山医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山医学院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广州地区大专院校优秀党员等称号。1997年退休。祝家镇教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论著丰硕,为新中国法医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参与组建了中山医学院法医学实验室,潜心于溺死尸体法医学鉴定、鼻咽癌组织发生学、法医病理学(损伤时间推测)、荧光分光光度技术测定皮肤炎症介质的含量等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众多科研论文,研究成果曾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主编的全国法医学专业规划教材《法医病理学》第一版及第二版,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及卫生部优秀教材奖。曾任《国外医学杂志内科学分册》主编、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杂志编委。

        2019年3月29日,中山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工人陈程武同志因病于广州逝世,享年69岁。陈程武(1950—2019),祖籍广东潮阳,1950年4月出生。1967于潮阳县关埠公社树下学校初小毕业。1969年2月应征入伍,光荣成为湖南省涟阮县8736部队的一名战士,服役三年,曾获三次部队嘉奖。1969年1月起,先后在原中山医学院基建科、基础学院物理学教研室及免疫学教研室工作。陈程武同志工作认真踏实、尽职尽责,为学院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2019年6月17号,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管技师黄婉金同志因病逝世,享年70岁。黄婉金(1949-2019),1969年毕业于上海市轻工业局计算机打字机厂半工半读技术学校,先后于上海计算机打字机厂、江西吉安连胜机械厂任职,于1978年进入原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工作,1993年受聘为主管技师。黄婉金同志专长医学绘图与机械绘图,其参与绘制的医学图谱是留给我院的一笔珍贵的医学教育资料。

        2019年9月6日,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工人李红媛同志因病逝世,享年85岁。李红媛(1934-2019),于1966年参加工作,历任广州罐头厂、自行车飞轮厂工人,于1978年5月进入原中山医科大学工作。作为寄生虫学教研室一员,李红媛同志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学院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2019年12月10日,原中山医科大学物理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李伊凡同志因病于上海逝世,享年75岁。李伊凡(1944-2019),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无线电厂二十五厂工人、上海同济大学结构物理研究所教师、助理研究员等职务,于1985年进入中山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工作,后转岗担任原中山医科大学物理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工作。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李伊凡同志工作勤恳扎实,任劳任怨,为医学信息化学科发展作出了贡献。

        2020年1月7日,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技师黄石松同志因病逝世,享年87岁。黄石松(1933-2020),于1952年10月参加工作,后于1952年10月进入原中山医科大学工作,担任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技师工作。黄石松同志熟悉人体解剖专业和制作标本技术,在职期间工作勤勉,待人宽厚,并立下遗嘱在逝世后将其遗体无条件捐赠给学院,黄石松同志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2020年1月7日,原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办公室主任方立信同志因病逝世,享年87岁。方立信(1933-2020),于1949年参加工作,先后于广州市团委青年文工团戏剧队、广州市郊区石溪乡土改工作队、广州公共汽车公司土改车工作队,广州市团委、广州市委党校等单位任职。1964年8月进入原中山医学院工作,历任政治辅导员、教务科副科长、正科级秘书、原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办公室主任等。方立信同志在长期的工作中,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斯人已去,留下后人无限缅怀。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对待过去,对待记忆;用快乐的心对待现在,对待生活;用祝福的心对待未来,对待我们共同的事业。

(稿件来源:离退休工作室;初审:谭勇;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吴忠道)